當2025國際(武漢)智能建造產業博覽會以前沿科技叩問居住未來時,三翼鳥在核心展區的呈現,正在印證行業的一個關鍵轉變:智能家居的競爭,早已不單單是比誰的硬件更先進,而是“誰能真正重構居住價值”。
而這份價值,三翼鳥在本次展會上通過“AI家電、AI套系、AI生活” 的三級進階展示,給出了更加形象化的定義。在三翼鳥的家庭樣板間中,生活的品質感并不源于硬件堆砌,而是從智能響應到主動服務,再到定制化生活方式的完整閉環。

第一階:AI家電——從聯網工具到“需求解決者”,重構產品價值邏輯
過去,外界對智能家電的認知多停留在聯網+遠程控制,始終未跳出“人適應設備”的被動邏輯。而三翼鳥的AI家電打破了這一局限。其核心不是讓家電多一個聯網功能,而是成為“精準解決用戶痛點的伙伴”。
比如智慧門鎖的掌靜脈識別,不僅是是技術升級,更是對“老人指紋磨損、孩子身高不足”等隱性需求的回應;電視能解答洗衣機不排水的問題,本質是打破家電與服務的割裂,讓設備從只能用變成“能幫忙”。這種轉變,以技術為中心轉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產品邏輯重構。它讓智能不再只停留在互聯、炫技,而是真正落地為解決麻煩的實用工具。

第二階:AI套系——從設備孤島到場景協同,重塑空間使用邏輯
買了一堆智能家電,卻湊不成一個智能家。這是很多用戶的痛點,也是傳統智能模式的局限。設備各自為戰,功能碎片化,最終讓智慧生活淪為“反復操作的麻煩”。三翼鳥的AI 套系,恰恰打破了這種“設備孤島”,其核心是讓智慧從單點存在升級為全屋協同,重塑空間的使用邏輯。
客廳里,想觀影時說“我要看電影”,電視調資源、燈光暗到適配亮度、空調設24℃、沙發展開至躺臥角度,10秒內進入“私人影院”。在煙灶聯動的廚房里,開燃氣灶的瞬間,油煙機自動降位調風;關灶具后,餐廳燈亮、其他區域燈暗、輕音樂起,全程無需手動干預。這種協同的意義在于:它讓智慧不再依賴用戶手動操作,轉而變成了“無形的服務”。用戶無需關注每個設備如何工作,只需享受場景帶來的便利,這正是空間價值的核心升級。

第三階:AI生活——從滿足需求到“預見需求”,定義智慧家未來形態
如果說AI家電是解決當下問題,AI套系是優化場景體驗,那么三翼鳥的AI生活,已經來到智慧家庭的更高維形態——讓家從被動響應需求,變成主動“預見需求”、守護生活,甚至能根據每個家庭的習慣定制專屬方案。
智博會現場的細節很打動人:模擬外出遇風雨時,陽臺風雨傳感器3秒內感知,自動關窗,無需遠程操作;廚房若燃氣泄漏或漏水,不僅現場報警,手機APP、客廳電視也同步提醒,避免漏看風險。這些設計的關鍵,是家從被動等指令變成“主動感知環境、規避風險”,如此才能做到“像你一樣懂你”。而今,依托6600多家生態方、5200多萬臺聯網產品,三翼鳥還能讓智慧生活“不重樣”。無論是偏愛極簡風還是溫馨風,都能找到適配的解決方案,讓每個家庭的智慧體驗都貼合自身習慣。
從AI家電的單點智能,到AI套系的全屋協同,再到AI生活的主動服務,三翼鳥在武漢智博會上展示的重點,從來不是展示某款黑科技產品,而是提供一套從硬件到場景、再到生活方式的全面進階解決方案。其用1300萬月活用戶的選擇證明:“好房子”的核心,是讓科技從冰冷功能變成 “溫暖生活方式”。而這樣的進階,或許正是未來居住的方向——當家能聽、會看、懂思考,居住的幸福感便會自然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