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月18日消息,集邦咨詢近日發布報告,預估2024年全球AI服務器(包含AI Training及AI Inference)超過16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40%。

2025年開始普及
集邦咨詢認為2024年下半年陸續有廠商會推出AI PC(算力達到40 TOPS),而且伴隨著英特爾2024年年底前推出Lunar Lake,AI PC有望在2025年逐漸普及。

IT之家注:TOPS是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縮寫,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一萬億次(10^12)操作。
集邦咨詢認為有兩股主要力量推動AI PC商用和落地:
其一,由終端應用需求推動。微軟通過Windows和Office等軟件產品,整合各種AI功能,從而推動AI PC的發展。
其二,英特爾通過AI PC推進CPU+GPU+NPU架構,藉此推動發展各種終端AI應用。
Arm要挑戰X86
處理器方面,高通去年年底推出的Snapdragon X Elite平臺,算力可以達到45 TOPS,符合AI PC要求;AMD即將推出的Ryzen 8000系列(Strix Point),預估也符合AI PC;而英特爾去年12月推出的Meteor Lake,其CPU+GPU+NPU算力僅34 TOPS,并不符合微軟要求,預估今年推出的Lunar Lake會超過40 TOPS。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高通、英特爾和AMD競逐AI PC過程,也將牽動x86及Arm兩大CPU陣營在Edge AI市場的競爭。
戴爾、惠普、聯想、華碩、宏碁等主要OEM廠商在2024年將陸續開發搭載高通CPU的機型,試圖瓜分AI PC蛋糕,會給X86陣營造成一定威脅。
內存要16GB起步
從現有微軟針對AI PC的規格要求來看,DRAM基本需求為16GB起步,長期來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AI PC將有機會帶動PC DRAM的需求增長,后續伴隨著消費者的換機潮,進而加大產業對PC DRAM的位元需求。
內存均采用LPDDR5x
再者,以Microsoft定義的滿足NPU 40 TOPS的CPU而言,共有三款且依據出貨時間先后分別為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AMD Strix Point及Intel Lunar Lake。其中,三款CPU的共同點為皆采用LPDDR5x,而非現在主流采用的DDR SO-DIMM模組,主要考量在于傳輸速度的提升;以DDR5規格而言,目前速度為4800-5600Mbps,而LPDDR5x則是落于7500-8533Mbps,對于需要接受更多語言指令,及縮短反應速度的AI PC將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