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特斯拉AI Day發布其人形機器人Optimus以后,“人形機器人”這個概念像火一樣燒到了現在。
去年10月工信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的出臺,更是標志著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式上升到國家產業戰略。
意見指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將人形機器人再次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在國家政策與科技發展的指引下,如今各省市的人形機器人,發展得怎樣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上海:頭部企業聚集之地
政策上,2023年10月,上海市印發《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建設三個公共服務平臺,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智能機器人檢測與中試驗證創新中心、通用機器人產業研究院等。
同月印發的《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提到,面向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初步建成若干前沿產業創新平臺,為應對科技產業變革和探索科學研究新范式提供設施支撐……建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平臺。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上海聚集了智元機器人、傅利葉智能、達闥機器人、開普勒探索、天太智動機器人、卓益得機器人、中電科機器人等頭部企業。
北京:國家政策大力引導扶持
政策上,2023年6月,《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以人形機器人小批量生產和應用為目標,打造通用智能底層軟件及接口、通用硬件開發配套設施等基礎條件,集中突破人形機器人通用原型機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關鍵技術。
2023年8月,北京經開區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聚焦人形機器人,建設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集中突破人形機器人通用原型機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關鍵核心技術。
另外,2023年11月2日,全國首家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擬開展通用人形機器人本體原型、人形機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大重點任務攻關,由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優必選、小米、北京京城機電共同持股,法定代表人為優必選CTO熊友軍。
北京人形機器人企業包括小米、銀河通用機器人、鋼鐵俠、星動紀元、加速進化等。
深圳: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所在地
政策上,2023年5月,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加快組建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創新產品研發,并強調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優勢,開展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
深圳人形機器人企業有優必選、小鵬機器人、樂聚機器人、帕西尼感知、逐際動力等。
2023年12月29日,深圳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正式誕生。
另外,還有浙江的有鹿機器人、宇樹科技、之江實驗室、五八智能科技和蘇州的追覓科技……
總的來看,上海,北京,深圳憑借各自優勢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遙遙領先。究其原因,這跟這三地良好的機器人產業基礎息息相關。
具體來看,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長三角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為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產業資源支撐與應用拓展領域。而作為長三角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區域,上海擁有中國五分之一的機器人產值,機器人密度260臺/萬人,是國際平均水平(126臺/萬人)兩倍還多。
珠三角地區是全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中深圳機器人產業具有明顯的優勢。深圳聚焦智慧制造,推動機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通過不斷推動工業機器人在高端制造及傳統支柱產業的示范應用,深耕商用服務機器人賽道,在全國機器人產業重點集聚區中位居前列。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扶持下,北京憑借突出的區位優勢以及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質量與附加值較高。北京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內人才集聚的高地,在醫療機器人、物流及無人配送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從產業鏈來看,江蘇、浙江、深圳分布較多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江蘇的綠的諧波、雷利電機、國茂、奧力威、明皜傳感科技等;浙江的雙環傳動、中大力德、來福諧波、豐立智能、微光電子、拓普集團等以及深圳的同川科技、合川科技、匯川技術、偉創電氣、雷賽智能、兆威機電等。
結語
如果說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開啟了通用AI新時代,那么多模態具身智能、主動交互式的人形機器人,則為存活在電腦中的人工智能送來了物理軀體,開啟了通用AI在物理上一個人形實體落地的新時代,也是機器人行業從專用到通用,從單一智能到通用智能的一次革命性升級。
目前來看,發展足夠智能的人形機器人把人類社會的重復性體力勞動接管過去將會是一個造福全人類的科技大方向,也是大國博弈時代背景下,在軍事和經濟領域,一個彎道超車的潛在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