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眾多行業大佬預測:2024年將會是人形機器人元年。

這不,2024年剛開年,就被刷屏!
近日,由谷歌Deep Mind團隊與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合作推出的一款名叫"Mobile ALOHA”的家用機器人火爆全網。

Mobile Aloha可以快速從人類演示中學習,而且它可以只通過50次的演示就能自主完成復雜的移動操作任務,合作訓練可以提高成功率高達90%。在演示視頻中,Mobile ALOHA已經實現清洗平底鍋、炒蝦仁、和人擊掌、用答帚掃地等動作。
人形機器人超預期演進
Mobile ALOHA是一款輕型機器人,全重僅有75公斤。移動地盤采用了AgileX Tracer AGV,移動速度可以達到1.6m/s。裝載2個腕部攝像頭和1個項部攝像頭,并配有機載電源和計算,且全身所有自由度都可以同時遙控操作,控制系統為一臺配備英偉達3070顯卡和英特爾i7-12800H的筆記本電腦。此外,Mobile ALOHA最多可承載100公斤的重量,續航時間最長為12小時。
Mobile ALOHA是一種用于數據收集的低成本全身遠程操作系統。它通過移動底座和全身遠程操作界面增強了ALOHA系統,然后使用移動ALOHA收集的數據,與現有靜態ALOHA數據集進行聯合訓練,提高移動操作任務的性能。
除了Mobile Aloha外,火的還有這款煮咖啡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來自美國通用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代號Figure 01。
Figure 01采用的是端到端神經網絡,這邊接收人類煮咖啡的視頻,那邊就能輸出動作軌跡,讓機器人通過模仿,最終完成自主操作。以此類推,讓它學會別的任務,也只需要輸入相應的視頻即可。
學會煮咖啡這項技能,Figure 01僅用了10小時。此外,它還具備自主糾錯功能,如果咖啡包沒有放正,它自己就能調整好。公司創始人Brettt Adcock稱,這是機器人技術的ChatGPT時刻。
家用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
雖然還不完善,但這兩款機器人的的出現和進步使我們看到人形機器人在家用市場的超預期演進。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旭東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未來五到十年內,機器人保姆將會普及化,人工保姆將不再需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en表示,家務機器人的市場是廣闊且必須:“未來十年中,我們將看到更多負擔得起的家用機器人,它們能夠協助我們進行日常整理,比如撿起地上的衣服、玩具和垃圾,并將其放置到指定位置。正如現代的吸塵器,盡管這些機器人可能偶爾會出錯,但它們將為家庭提供的便利,尤其是對于父母和老年人,將大大超過它們的局限性。”
Mobile ALOHA團隊負責人Tony Z.Zhao表示,“2024年將是機器人年,這(家用機器人)僅僅是開始!”
達闥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曉慶也曾說出的鏗鏘之語,“達闥有底氣在2025年實現人形機器保姆!2035實現機器人全球服務!”
去年11月2日,工信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實現人形機器人的批量生產,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指導意見中特別強調了民生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和家政服務,這將面向廣大人群提供幫助,比如養老機器人、保姆機器人等。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重點提升人機交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操作要靈活,能適應不同的復雜環境,滿足人們健康陪伴和護理等需求,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體驗。
人形機器人的潛在應用領域包括制造業、服務業、家庭和軍事等。預計汽車工廠會成為最先規模化落地的應用場景,最初從搬運、分揀、打螺絲、貼車標和打車模等結構化程度和可控性高的環節開始。特斯拉將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引領者。
其中,家庭場景最具挑戰性,且最遲規模化落地,但市場空間巨大。未來,養老機器人、保姆機器人等走進千家萬戶,幫助我們洗衣、掃地、打掃衛生間等家庭日常,這無疑令人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