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執行巡邏任務的機器人、排除障礙的機器人、防御中的機器人和智能坦克。這些機器人的結構組成,介于遙控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之間,它比現有的機器人性能要優越一些,但比完全智能機器人又稍為遜色一些。

在21世紀20年代的戰場上,完全具備了使用上述機器人從事戰斗活動的條件。當羅伯特(Rabot,即英文機器人)僅僅在20年代捷克作家的幻想劇本中出現的時候,有些科學家們從中悟出了它的實用性。隨著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和機械技術的發展,美國終于在1953年(有的材料認為是1959年或1961年)創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這臺機器人一經在第二屆和平利用原子能日內瓦會議上展出,立即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和極大的興趣。

至1982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約有機器人32000多臺。預測至1990年,美國的機器人可能達到31500臺。日本在1982年即擁有14000多臺,是世界首位,預計1990年機器人的產量是此數的4倍以上。在現今機器人技術如此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在戰爭中使用機器人是不足為怪的。機器人有輪式(或履帶式)和步行兩種。輪式的機器人是一種遙控的可機動的榴炮機器人,智能坦克實質上也屬于此類。在設想之一中介紹了智能坦克的情況,它能識別敵我,能同時打飛機、打坦克、打步兵,能排雷排障,似乎是萬能的。這個設想雖然有點大膽,但絕非信口雌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