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位于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的多蒙德冶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幾名年輕人坐在電腦屏幕前,手握屏幕下方的搖桿熟練地操作,遠程控制出爐機器人,為冶煉鐵合金爐子進行開眼、堵眼等作業。
據悉,多蒙德冶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有6條生產線,年產能達到50萬噸電石。目前通過使用出爐機器人,6名機器人操作手就能完成這6條生產線的操作作業。
公司總經理趙明說:“電石類的出爐工作過去是一個既復雜又不安全的工作,經過我們長時間的考察,去年1月份決定引進出爐機器人,通過安裝、調試等工作,去年7月份我們的18臺出爐機器人投入使用,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降低了安全風險,同時在節約降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機器人的投入使用極大解放了勞動生產力。該公司出爐機器人操作手王偉說:“我們通過遠程操作出爐機器人能完成燒穿、捅爐眼、堵爐眼等作業,1臺機器人能代替5名工人的工作。”
跟多蒙德冶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一樣,位于豐鎮市的內蒙古新太元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引進出爐機器人等眾多智能設備,努力在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智能化水平方面發力。
新太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新鋼聯集團與中國寶武太鋼集團共同投資的一家企業,是中國寶武太鋼集團不銹鋼鉻鐵原料生產基地和低碳冶煉的試驗工廠,成立于2019年3月,注冊資金4.5億元。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設年產80萬噸高碳鉻鐵,年產值60億元,年上繳稅金1億多元,提供就業崗位700多人。
該建設項目秉承節能、智能、綠色理念,全面打造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工廠,采用了原料筒倉、出爐機器人、遠程中央控制等大量行業創新、集成技術和裝備,人均年產鐵力爭達到1500噸,勞動生產率是傳統的3倍-5倍,噸鐵冶煉電耗力爭達到2500度。
據了解,為推動全市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帶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烏蘭察布市積極推動電石、鐵合金等產業實施“機器換人”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實施“機器換人”項目14項,已換機器人126臺。其中,在電石行業10戶企業中,已有白雁湖化工、多蒙德、伊東東興化工等6戶企業實施了“機器換人”項目,整個電石行業占比達到60%,已換機器人75臺;在鐵合金行業62戶企業中,已有新太、新太元、旭峰、新眾等4戶企業實施“機器換人”項目,整個鐵合金行業占比6.45%,已換機器人22臺。這也意味著烏蘭察布工業產業逐漸步入智能化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