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創新醫療器械”,是依據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約定的創新器械,一般具有重大創新價值,多為“國內首個”。面向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創新治療,歐美國家已有知名醫療器械公司驗證了水刀手術機器人的臨床和商業價值,但在國內,BPH水刀機器人術式的開展還存在空白市場。以“水”做“刀”,智愈醫療自主研發的metaFlow®高能水射流自主執行手術機器人,能將生理鹽水加速超過音速,使得水射流具備對腺體組織有消融切割的能力,尤其是在影像技術自動化和智能化、機器人控制的多部件實時協同性、水射流技術的精細控制等三方面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和傳統的電刀、激光刀等器械相比,水刀機器人不產生熱量,能有效避免對術區周圍神經、組織的熱損傷,還能降低對醫生豐富經驗的要求,特別是降低了手術風險,能減少或避免尿控和性功能損傷并發癥。”智愈醫療創始人史軼倫說。在手術過程中,智愈醫療的水刀機器人能為醫生提供清晰的實時術中影像,方便醫生做出全局和適型手術靶區規劃,還能控制水刀器械自主執行運動和切除等操作,不僅解放醫生雙手,還更高效、精準和安全。
目前,智愈醫療已完成metaFlow®高能水射流自主執行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和產品定型,隨著未來該產品的上市部署和推廣,將用智能診療產品為更多患者帶來更安全、高效的治療。
目前,國內手術機器人市場呈“一超多強”格局。據相關數據顯示,直觀復星獨占龍頭,占2021年國內手術機器人銷售額六成,國外品牌銷售額總計13.85億,約占中國市場的 85.5%。國內品牌以天智航領銜,總銷售額為2.37億,占比14.6%,同時也涌現一批新興的創新型公司,如微創機器人、華科精準等。過去5年間,手術機器人發展迅速,微創機器人、天智航等公司上市,還有多家知名公司已經進入商業化和IPO申報階段。
手術機器人是一個高壁壘的硬科技賽道。新技術從研究開發,到首次商業化應用和生產,是一個不確定性極高的系統過程。檢驗科技創新成功與否,最終標準是市場化程度和是否具有商業價值。手術機器人行業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支撐,才能完成科學成果向技術應用的轉化,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國產企業只有憑借極高的底層創新能力、綜合研發能力、臨床需求響應能力與商業化運營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存活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