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2022年第六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經開區分賽區決賽上,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注色影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注色影視)構建的“超高清虛擬演播室攝像機器人集控系統(新一代智能演播室攝像機器人集控系統)”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該系統也是注色影視打造“虛擬現實演播室”“無人值守演播室”“一個人的演播室”等全自動化演播室的利器。


一直以來,為人們所熟悉的演播室及影視類節目制作大多是依賴人員技能及團隊協作生成電視節目最終畫面。但是,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國家對新媒體發展變革以及高端產業化升級的倡導,電視臺新聞演播室及影視制作也對視頻錄制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化,節目基于虛擬圖像技術的制作形式和內容,以及視頻制作效率、環保、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一大背景下,國內很多影視相關公司紛紛布局新賽道。其中就包括作為主要研發演播室攝像機器人特種設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注色影視。
虛擬現實技術加持
變概念為現實
“自2015年成立開始,注色影視就專注于通過影視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構建新一代智能演播室攝像機器人集控系統(簡稱集控系統)。”據公司創始人鄭彥維介紹,該系統的成功搭建可以助力新聞機構通過讓節目制作中涉及的燈光、音響、服務器、切換臺、調音臺、矩陣、包裝、虛擬植入等演播室設備,接受預設節目單、時間線的控制,達到減少人工干預、優化節目制作流程的目的。
據介紹,集控系統是利用多種智能機器人、遙控云臺、鏡頭控制、運動控制、空間定位技術、AI圖像識別等技術,通過標準協議組成多機位錄制的集控體系。該系統利用人工智能代替傳統的攝像師錄制,精準重現了運動畫面軌跡,同時提供虛擬圖像拍攝所需要的空間跟蹤數據,以完成穩定的畫面錄制。其中,攝像系統作為演播室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可通過集控系統控制采用攝像機器人,實現對攝像機俯仰、水平、移動、升降、聚焦、變焦的軌跡設定和遠程控制,將“無人值守演播室”“一個人的演播室”等全自動化演播室概念變成現實。
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擺脫傳統制約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將會直接影響影視制作的技術水平。注色影視在搭建集控系統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攻關了運動控制、虛擬跟蹤定位、圖像識別等關鍵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截至目前,注色影視已獲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8項。
注色影視用高精度編碼器計算攝像機任一時間的空間坐標跟蹤數據,確保攝像機器人運動精度、拍攝VR和實景結合的電視畫面清晰準確,并隨時調用預定軌跡鏡頭的畫面來完成新聞開場或電影中常使用的長鏡頭場景。拍攝過程中,由于數據來源于高精度編碼器角度,畫面構圖不受燈光明暗、電磁射線遮擋、屏蔽等外界因素干擾。目前,在4K或更高清晰度的演播室環境中,細微的抖動都會讓觀眾產生較差的視覺感受,為了實現超高清場景中穩定流暢清晰的影視畫面,注色影視利用大扭力直驅馬達配合高精度三軸陀螺儀創新開發增穩云臺系統,保證攝像機在滑軌運動的過程中依然能夠拍攝出平穩的畫面。同時,將多臺攝像機器人集控進行協作拍攝,實現多機位“無人值守演播室”環境,既可以對行走的主持人進行實時跟蹤,又可以對靜止的空間中物體如播報臺、屏幕以及虛擬畫面物體進行自動跟蹤,以完成程序化的畫面錄制,大幅提升演播室動態畫面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畫面錄制品質,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不穩定性,使整個節目錄制的效率大幅提升。
科技助力文化建設
發揮支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