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近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立足中國制造業實際情況,夯實基礎、完善標準、培育生態、強化應用,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

他提出了四個著力:一是著力構建高效能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引領智能制造演進升級。二是著力建設高水平產業體系,推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創新發展,加強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著力形成高標準應用體系,持續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打造更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建設智能制造先行區。四是著力打造高層次保障體系,聚焦標志性產品、骨干企業、人才和產業集群,優化智能制造推進體系,實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計劃,開展多層次、跨領域交流合作。這四個著力,分別涉及智能制造技術、產業、應用、生態。

智能制造也可以理解為工業4.0,一般定義為人機一體化的智能系統。
中國對智能制造的常見定義為: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智能制造是中國工業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主要抓手之一。
2021年12月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四五”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推進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該《規劃》還部署了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行動、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智能制造標準領航行動6個專項行動。
智能制造涉及裝備、通信、軟件、工藝、管理等,大多需要有專業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而這些提供商很多是通過試點示范項目培養起來的。
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教授董景辰指出,智能制造是個很復雜的系統,由于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已經建成的系統,比如設計制造系統、生產規劃系統、服務系統等,不同的系統有自己的標準。智能制造,需要把這些系統集成起來,實現縱向集成、橫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還需要一個標準,把這些自定義的標準統一起來。
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中國船舶獨立董事寧振波在專著《智能制造的本質》中提出,把制造相關的各種知識轉變成工業軟件和數字化的產品模型,這些軟件和模型在計算機上的執行,實現對數字產品和物理產品更好的控制,對制造資源更優化的配置,形成了全新的產業形態,這就是智能制造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