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2月15日消息,在蜂巢能源第三屆電池日上,蜂巢能源發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化解決方案——龍鱗甲電池,應用熱電分離、空間功能集成設計等實現單體安全和系統安全提升;同時還兼具長續航優勢,其磷酸鐵鋰版本可使電動汽車的續航突破800公里。
此外,蜂巢能源公布超高速疊片技術3.0的命名——“飛疊”,發布了高錳鐵鎳電池和納米網硅負極,還宣布公司在儲能領域的布局,開啟“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輪驅動戰略。

蜂巢能源第一代疊片技術效率是0.6秒/片,第二代0.45秒/片。而第三代“飛疊”技術效率已經在努力趕超卷繞工藝,達到0.125秒/片的效率。相較于蜂巢能源上一代疊片機,第三代“飛疊”技術的疊片機占地面積減少達45%,效率提升200%以上。第三代“飛疊”技術還集成極片放卷、裁切、熱壓功能、疊片CCD在線監測、HI-POT在線監測,實現單片不良全檢。在一致性方面,采用創新壓刀結構,疊片對齊精度提升。
產品方面,蜂巢能源還發布了高錳鐵鎳和納米網硅負極相關技術。
高錳鐵鎳電池,是蜂巢能源針對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存在天花板而提出的新產品方案。由于不含鈷,高錳鐵鎳電池成本可控;同時其能量密度又比磷酸鐵鋰更高。與磷酸鐵鋰電池包相比,蜂巢能源的高錳鐵鎳電池包續航能夠提升100公里,低溫性能提升2倍;與同體積密度的三元電池包相比,整包成本要降低9.5%。蜂巢能源預計高錳鐵鎳電池包重量能量密度為22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503 Wh/L,量產時間預計2024年。
納米網硅負極,是蜂巢能源為高能量密度電池提出的負極技術方案。蜂巢能源為此自主開發筑網束硅技術、硅碳融合技術、雙層包覆技術,循環壽命較進口同類產品提升10%。這一負極材料的特點是,高容量、高首效、低膨脹、低產氣、長壽命,支持4C快充。蜂巢能源預計,納米網硅負極搭配高鎳正極,將率先在大圓柱電芯上實現應用,實現能量密度≥300Wh/kg。2025年,蜂巢能源搭配納米網硅負極的高能量密度電芯產能將達到5GWh。
蜂巢能源還首次在品牌發布會上官宣儲能業務規劃,并將已經初步成型的生態鏈命名為蜂窩生態。
IT之家了解到,蜂巢能源申請科創板IPO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0.71%,累計研發投入金額近1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