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走進項目看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前,華商報記者探訪了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未來產業城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這里每秒可計算30億億次,堪稱西北“最強大腦”。
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加速器”
在人工智能領域,西安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西安擁有與人工智能緊密相關的四大一級學科且在全國排名前10位的高校;人工智能也是“硬科技之都”西安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西安已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早在2020年,西安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去年9月,由雁塔區政府籌建、華為參與建設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上線,作為西北首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依托充沛的算力資源,該項目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加速器”,從政策資源、技術生態、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助力西安乃至陜西人工智能全面產業化。
去年初,雁塔區魚化工業園正式更名雁塔區未來產業城。位于雁塔區未來產業城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9億元,用地面積32.17畝,規劃總建筑面積47296.89平方米。項目一期主要建設AI算力300P、HPC算力8P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二期主要建設高層產業研發中心(包含科技展廳、創新孵化器培訓基地、辦公空間)。
算力即計算單元,算力越大,處理速度越快。在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規模達到300P,這樣的算力每秒可以處理30億億次,24小時可以處理數十億張圖像、數千萬人DNA、10年左右的自動駕駛數據,堪稱西北“最強大腦”。
被授予“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
記者探訪了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雁塔區未來產業城管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袁方介紹,目前,一期計算中心已經投入使用,二期配套工程正在建設中。“現在一期算力的使用率已經超過了98%,說明企業對算力的需求非常大。二期雖正在建設中,但已有十余家企業和單位跟我們簽訂了意向協議,屆時將入駐二期。因為計算中心可以為企業和高校提供強大的數據和算力支持,加快研發進程,縮短研發周期,節約時間成本。”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對于以打造高端產業為目標的未來產業城,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這顆“最強大腦”的運營,拉來華為助力,想做的不僅僅是一個機房而已。既然算力對人工智能企業和單位這么重要,為何不自建呢?有筆賬可以算一下,如果一個企業自建一個30P的算力,大概需要上億的資金投入,但如果通過計算中心算力規模達到300P這個平臺,可能每年不到一百萬的資金投入即可滿足算力需求。所以,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落地后,為企業、科研機構、高校提供普惠算力服務,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降低了研發成本。
“一期計算中心的核心都在這個二樓,其余配套的水電工程都是為了保證這里全年每天24小時不斷電,最大限度保障企業對算力的需求,同時將通過提供強大的算力平臺和開發訓練平臺,提供精準可靠的模型訓練及推理服務,滿足產業發展對算力的多樣化需求。”袁方介紹。
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被授予“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60家高校院所和企業有意同計算中心開展合作,涉及遙感、語音、文旅、制造、交通、農業、醫療、教育、金融、能源等多個行業。華為將助力雁塔區打造人工智能“一中心四平臺”整體框架,通過建設集約化、統一化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實現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通過算力集群,賦能產業集群,推動陜西人工智能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化加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