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8日舉行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表示,在京持續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對北京加快推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高精尖經濟體系,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北京擁有機器人企業400余家,未來將制定出臺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專項支持政策。
世界機器人大會自2015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6屆。大會已建立一千余家全球頂級機器人企業庫,累計吸引17個國家超過800家企業的三千余款產品參展。來自27個國家超過1600人次的國內外頂尖專家共同分享了前沿科技成果,累計9萬余名選手參與大賽。現場參會觀展人數累計超過110萬人次,人民日報、路透社等400余家國內外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報道。
彭雪海表示,世界機器人大會匯集全球產業資源,將加速與北京機器人產業聯動發展。大會聚集全球專家智慧,集結世界頂尖企業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產業資源在京聚集,推動眾多機器人企業在京落地成長,并形成全國領先優勢。

據介紹,當前北京擁有機器人企業400余家,并涌現出一批專注細分領域,擁有專業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的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智能科技、清能德創自主研制的RA減速器、四幅驅動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遨博、珞石、思靈等在協同機器人領域全球領先。天智航、柏惠維康、華科精準成為最早獲得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證的機器人企業。京東、美團、極智嘉基于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倉儲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電商、零售、制造等各個行業。
本屆大會博覽會匯集北京頂尖的機器人企業40余家,將全面展示北京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成果。近年來,北京市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等一批新型創新載體相繼成立。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開展了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一大批創新企業和產品從清華、北航、理工、北科大、北工大等高校孵化而出,高校成為北京機器人產業重要的創新策源地。
彭雪海表示,面向未來,北京將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機器人產業集群為目標,充分發揮“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不斷完善創新服務,激發創新活力,以更大的力度推動產業發展。
一方面,打造數字化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基地。以機器人頭部企業和創新產品落地為主線,帶動核心零部件、智能系統和軟件企業集聚發展。建設機器人產業公共服務和測試平臺,形成鏈條完整、核心競爭力突出的產業園區。支持企業從單兵作戰的創新模式向集團作戰的協同創新模式轉變。
另一方面,制定出臺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專項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在京布局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高端制造環節。
此外,還要積極探索產業創新發展機制,以底層共性技術研發為基礎,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機器人頭部企業聯合組建創新中心,推動建設多元產業創新機制,探索建立多技術領域、多學科疊加為特點的產業創新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