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及生育率降低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困擾著全球,人口密度極高的東南亞也不例外。在馬來西亞,制造業、棕櫚種植業和服務業是其支柱性產業,但據統計,如今這些產業的缺工人數已達上百萬。當地餐飲服務行業開始積極尋找出路,通過引入機器人完成枯燥繁瑣的送餐回盤工作,保障餐廳恢復運營。

馬來西亞的美食因其多元文化的關系而聞名世界,不管是大馬當地美食、還是中餐、日餐、韓餐、西餐,地道的風味和質感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熙熙攘攘的餐廳就是最好寫照。位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錦選”就是當地頗受歡迎的港式茶餐廳,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錦選”引入了多臺擎朗送餐機器人T6,從早上店鋪開檔起,機器人就跟服務員一起有序分工密切配合,在來來往往的食客中穿梭,為顧客送上熱騰騰的點心。

茶餐廳的布局一般較為緊湊,且食物多以大量高溫蒸籠盛裝,翻臺率高,增加了配送難度,特別是在用餐高峰期,因此也增加了招工及培訓難度。在“錦選”引入多臺擎朗送餐機器人后,這些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擎朗送餐機器人配備四層超大托盤,并且能夠自由調節托盤高度,以適應不同高度的餐盤量需求。得益于擎朗自主研發的復合型定位導航技術,在餐廳狹窄的過道,機器人也能實現精準定位、自主導航以及全局路徑規劃,精準識別障礙物,并做到智能動態避障,為顧客提供優質的送餐體驗。多臺機器人之間還能實時互聯協作配合,讓整體送餐回盤流程更流暢更高效。相較于傳統的人工配送,這種無接觸式配送還能夠有效降低送餐過程中的傳播風險,成為后疫情時代中直接有效的防控疫情方式。

除了雪蘭莪州,在吉隆坡、布城等各地餐廳,都能看見擎朗機器人的身影。在這些地方,機器人除了承擔餐廳內沉重繁瑣的送餐回盤工作,成為餐廳員工好幫手,還無一例外地成為引流神器,為餐廳運營帶來轉機。擎朗智能正加速深入當地餐飲市場,普及一種新的用工模式。據悉,目前擎朗機器人已進入美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多個海外國家與地區,持續在全球推動智能配送機器人的發展和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