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山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秦誠在操作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醫院供圖
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21日電(李金戈)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胃腸外科運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完成了廣西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胃癌根治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開創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新高度。
73歲的江先生(化名)今年在某縣級醫院住院治療,做胃鏡檢查時提示胃潰瘍出血。今年6月初,他又因上腹部隱痛半年余,惡心嘔吐來到南溪山醫院就診,經過多項檢查后發現,他已不幸患上胃癌,且腫瘤組織已侵犯十二指腸,被診斷為胃竇腫瘤侵犯十二指腸,這種情況往往屬于局部晚期,情況不容樂觀。
如此危重的病情,南溪山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秦誠與患者家屬都不禁為江先生捏了一把汗。秦誠主任介紹,江先生的胃竇腫瘤發生在胃的幽門處,而幽門上承胃體,下接十二指腸,是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的過渡位置。腫瘤已經侵犯了十二指腸,而一旦侵犯到這個部位,就要同時把周圍的胰腺癌膽管等部位切掉,根據以往經驗,手術切除可行,但手術難度大、死亡率高、術后創傷大,即使切不掉,通過化學治療跟靶向治療也能獲得兩三年生存期。江先生今年已經73歲,而國內也鮮有醫院開展機器人輔助下的胃癌根治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案例,患者年齡大、可借鑒經驗少、手術難度極大。
面對患者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家屬的信任,胃腸外科經過充分的考慮與術前準備,決定為江先生實施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胃癌根治與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胃腸外科手術團隊。醫院供圖
在手術團隊的通力配合下,秦誠主任為江先生進行了手術。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裸眼3D視覺的加持下,秦誠主任能夠直接看到放大的三維立體手術視野,一條頭發絲大小的神經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可以顯示得像筷子一樣大,從而精確地進行手術定位。在狹小的空間里,手術機器人機械臂發揮其充分暴露牽引和精細操作的優勢,在秦誠主任的精細操作下,手術成功,術后經過精心照料,江先生順利康復出院了。
手術的成功實施,讓秦誠主任松了一口氣。他介紹,國內只有幾家大型教學醫院才有能力實施胃癌根治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且大多數是經腹腔鏡完成。此次南溪山醫院成功開展這類手術,離不開該院引進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相較傳統的腹腔鏡,其優勢在于它使外科手術的精度和技術超越了人類雙手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