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指出,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在湖北,眾多企業深耕細分領域,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把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新領域新賽道新優勢》,一起走進這些企業,了解他們角逐新賽道的故事和夢想。
記者洪亞飛:“在我身邊這是一臺小型的工業機器人,靠它可以實現工業生產當中精準抓取和焊接等,但是您知道嗎,在它的構成中,有一項核心的部件,叫RV減速機,它分別安裝在這幾處重要的部位。如果把工業機器人比作是人的手臂,那么RV減速機就是手臂的關節,它的高精度運作直接關系到工業機器人能否準確無誤地操作,也影響著工業生產的效率,可以說,RV減速機就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隱形‘功臣’。”
這臺RV減速機,別看它其貌不揚,但每一個齒形、每一個孔位都有極其嚴格的精度要求,正是這種高精度要求,讓這一領域被國外卡脖子近30年。
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斯微:“全世界范圍內工業機器人,80%的關節減速機都是采用日本的RV減速機,在這80%的公司里面,又超過了80%全部是用的同一家的日本的減速機,它不僅在中國是壟斷地位,在全世界的也是一個壟斷的地位。”
武漢精華減速,位于黃陂區祁家灣街,從起步開始,就在做減速機產品,憑借著為礦山、化工和舞臺三類機械設備供應普通減速機,一步步成長為行業龍頭,但強烈的危機感一直伴隨著他們。
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斯微:“如果國外企業一旦不給我們提供他們的減速機,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意味著毀滅性的打擊,對于國內很多機器人制造企業,甚至部分軍工企業來說,就意味著喪失了安全性。”
為此,企業從2012年開啟了自主研發之路,瞄準精度這一最核心要求,研發人員日夜人工研磨,不斷地試,而初期帶來的卻是一次次失敗。
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技術部工藝工程師孫玉堂:“你像這種擺線尺的話,比如說我們相鄰的齒距,包括我們輪廓,都要求三u(微米)以內的精度,這種精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當時試了最起碼過萬臺了。”
上萬次試驗的失敗,一車車次品被廢棄,千萬元打了水漂,終于在2015年,他們研制出了全球已知承載重量最大的RV減速機,通過了8個國家相關專家的檢驗,也被湖北省科技成果鑒定為“其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年,這臺大型高端減速機被國內某物質科學研究院定制,將應用于太陽能發電場景。
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斯微:“我們現在目前研發方向是如何把RV減速機做得更小型化,做得更輕巧,目前年產能大概在3.5到4萬臺左右,兩年內我們的產能夠翻番達到10萬臺。”
眼下,武漢精華的常規工業機器人RV減速機產品實現與國際水平“并跑”,自主研發的大型RV減速機產品實現“領跑”,并拿下40多項國家專利,主導編制機器人產業三個國家標準。去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斯微:“后期我們可能和國際上一線的大品牌的工業機器人廠家進行合作,讓我們中國產的RV減速機來占領國際市場,成為他們的核心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