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海開出了全國首個AI社區食堂。做飯做菜的全是機器人大廚,早上6點半到晚上8點,可以烹飪1000多道菜品。大葷8元、小葷5元、蔬菜3.5元……上海特色的“大排”只要8塊,一出來幾乎就被搶光。行情這么好,還吸引了眾多媒體前去打卡,這個AI食堂究竟有多“聰明”呢?

在無人面檔區,用餐者僅需將碗放在“取面位”,機器人大廚便能“感知”訂單來了,去壓面機前取面放入湯簍自動烹飪,加面加湯,1-2分鐘即可取餐,另外配有十多種自助澆頭可供用餐者自行選擇。

自助生產區則可以烹飪1000多道菜品,智能烹飪系統會自動根據當日菜單識別食材并進行煎烤蒸煮、收汁回溫,可同時完成100份菜品烹飪,具備規模化、多樣性的烹飪優勢,做菜效率特別高。

大家知道嘛?這些機器人大廚可都是來自閔行區哦!它就是——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

JAKA節卡機器人,創立于2014年,音譯自英文名“JAKA”,是閔行一家聚焦于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本體與智慧工廠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憑借過硬的技術、優質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節卡機器人的發展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
2014年,節卡機器人初入智能制造行業;2017年,節卡機器人推出小助系列(JAKA Zu)協作機器人,改變了我國機器人本體跟跑國外產品的局面;2020年榮獲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工博會大獎(CIIF大獎);今年1月,企業再度迎來高光時刻,獲得了3億元協作機器人行業最大單筆融資,并于7月推出面向商業、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新品——節卡MiniCobo協作機器人。

記者發現,協作機器人的外觀小巧圓潤、操作簡單直觀、噪音低,因此特別適用于消費、服務、教育、新零售等領域。

你瞧,有了機器人大廚的加持,AI食堂就不僅在產能方面挑戰了傳統的餐飲模式,更實現了全程數字化管理和全無人烹飪,未來還可以通過數字化驅動營養配餐。

目前,節卡機器人在全球建立了5大基地,2大重點研發中心,產品銷往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處于行業絕對領先地位。

迄今為止,節卡機器人研發的系列產品已獲得近百個獎項和近200個發明專利,并不斷刷新著協作機器人技術高度。未來,“用機器人解放雙手”的應用場景將會越來越多。
大家有什么樣的期待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