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2025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IROS)上,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一目科技(YIMU Technology)以其在觸覺感知與具身智能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成為這場全球頂級機器人盛會的一大焦點。公司不僅首次展示了自主研發的"一目"仿生視覺觸覺傳感器,更通過一場題為《觸覺增強的世界模型》的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觸覺感知如何為機器人的物理智能帶來革命性突破。
全球最薄觸覺傳感器即將商用,仿生設計破解產業難題
在IROS展區,一目科技帶來的指尖視覺觸覺傳感器現場演示吸引了眾多關注。一目科技CEO&創始人李智強博士表示:"我們展出的不僅是技術原型,更是全球最薄可商用視觸覺指尖傳感器;這款產品在極致輕薄的同時保持了優異的感知性能"。


圖1:一目科技CEO&李智強介紹產品
據介紹,該傳感器通過創新的光學架構和材料工藝,在保持仿生人手指尖造型的基礎上,實現了產品厚度的大幅縮減,使其能夠適配更多類型的靈巧手和機器人平臺。李智強補充道:"在如此薄的結構內,我們依然實現了0.005N的三維力分辨率和120fps的輸出幀率,這為機器人精細操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觸覺反饋能力。"
這款仿生視觸覺傳感器繼承了一目科技在觸覺感知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通過獨特的光學設計解決了光場基線漂移和空間解算盲區等行業難題;優化后的超軟彈性體材料在保持高靈敏度的同時顯著提升了耐磨性;端到端的AI解算算法避免了傳統方法的誤差累積,能夠同時處理三維形貌、紋理和力場等多模態觸覺信息。
從視覺到觸覺:重新定義機器人的"世界模型"
在主題演講中,李智強博士指出:雖然當前基于視覺-語言-行動(VLA)的模型讓機器人獲得了強大的感知能力,但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理解遠不止于"看見"。
"觸覺捕捉了視覺與語言無法涵蓋的隱秘維度——無論是表面的光滑粗糙、材料的柔軟堅硬,還是物體的易碎尖銳,這些接觸細節才是物理智能真正扎根的關鍵。"李智強博士提出的"視覺-觸覺-語言-行動"(VTLA)新范式,引發了在場研究人員的廣泛共鳴。


圖2:李智強博士做主題演講
這一觀點直指當前具身智能發展的核心瓶頸:相比已經通過大規模數據實現快速演進的運動和導航能力,依賴接觸交互的操作任務仍因高質量觸覺數據的稀缺而進展緩慢。
仿真平臺加速智能進化,操控即服務成為可能
一目科技同時展示了其創新的數據生成體系。通過構建"以真實觸覺數據為錨點"的仿真平臺,結合生成式AI技術創造大量物理合理的多樣化數據變體,這種方法突破了傳統數據收集的線性增長限制,使機器人操作技能的訓練效率得到數量級提升。
展會現場,搭載該傳感器的機械臂成功演示了易碎物品抓取等復雜任務,驗證了觸覺感知在精細操作中的核心價值,也為一目科技提出的"操控即服務"(Manipulation As A Service)產業愿景提供了技術支撐。


圖3:搭載一目科技視觸覺傳感器的機械臂夾薯片
首秀國際舞臺,中國創新引領觸覺感知新方向
此次IROS亮相為一目科技提供了與國際頂尖機器人團隊深度交流的重要平臺。會議期間,來自全球多個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駐足展臺,親自體驗觸覺傳感器的性能表現,并就技術細節與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


圖4:參展人員互動體驗
"觸覺是機器理解物理世界的語言,而指尖就是這種語言的起點。"正如一目科技在演講結尾所言,隨著觸覺感知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用化進程的加速,智能才真正具備了具身化的意義。這場IROS的首秀,不僅展示了一目科技的技術實力,更預示著中國企業在具身智能這一前沿領域正逐漸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