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消息,具身智能公司自變量機器人近日完成數億元 A 輪融資,由美團戰投領投、美團龍珠跟投。
據悉,本輪融資將用于持續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的同步迭代,以及未來多個應用場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除了今年 2 月對外披露的光速光合、君聯資本領投的數億元 Pre-A++ 輪融資外,A 輪融資前自變量機器人還完成了由華映資本、云啟資本、廣發信德投資的數億元 Pre-A+++ 輪融資。自成立起不到一年半時間內,自變量機器人目前已完成 7 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 10 億元。

自變量機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致力于通過研發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實現通用機器人的終極目標 —— 通用機器人像人一樣通過交互、感知和行動自主執行任務,擁有高效的泛化和遷移能力。
公司聚焦于“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發,是國內最早實現端到端統一具身大模型的公司。當前,自變量自研的Great Wall 操作大模型系列的 WALL-A 在多個性能上已達到世界級領先水平,可以實現機器人自主感知、自主判斷、自主操作完成復雜而精細的物理世界任務。
團隊方面,公司創始人兼 CEO 王潛本碩畢業于清華大學,是全球最早在神經網絡中提出注意力機制的研究人員之一,博士期間曾在美國頂級機器人實驗室參與了多項 Robotics Learning 的研究,研究經歷涵蓋機器人操作和家庭服務機器人相關的幾乎所有領域。
而聯合創始人兼 CTO 王昊是北大計算物理博士,曾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 研究院)擔任封神榜大模型團隊算法負責人,領導了國內第一個百億級大模型和最早一批千億級大模型之一 Ziya 的研發。
在日前的第三屆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上,自變量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TO王昊談到,傳統的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技術具有諸多瓶頸,比如預編程、固定軌跡的技術無法解決現實物理世界的復雜交互問題。
王昊指出,大模型的發展為突破傳統機器人學的天花板帶來契機,使其能處理非結構化場景和多樣化任務,用一個通用大模型替代多個小模型,減少了提前建模需求。盡管機器人硬件性能超越人類手部,但在自主操作復雜任務上仍顯不足,系統不穩定、傳感器失效等問題限制了其表現。物理世界的隨機性與復雜性,無法被完全感知、無法被提前規劃、甚至無法用語言完全描述。人類通過親歷和交互學習復雜任務,而機器人單純依賴語言描述難以掌握類似技能。未來方向是讓機器人像人一樣學習,通過自我評判、反思、調整行為形成經驗,促進更好學習。
而自變量機器人在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實踐和探索——讓機器人像人一樣去學習,正是機器人實現通用智能的關鍵一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