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通用成立于今年5月,是人形機器人的“新四小龍”之一。公司經營范圍為智能機器人研發、工業機器人制造、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和電池制造。
此前曾完成天使輪融資,由藍馳創投、經緯創投、源碼資本、科大訊飛、商湯科技、光源資本等參與。銀河通用機器人是一家專注于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致力于為全球提供智能的通用機器人產品,在商業服務和家庭服務場景中為人類提供服務。未來將聚焦于藥店、商超等零售場景,專注研發雙臂+輪式仿生機器人,預計首批產品在2024年發布,2026年量產。
銀河通用創始人王鶴,斯坦福博士,北大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智源研究院具身大模型中心主任,中國具身智能領軍人物,國際具身智能頂尖學者;聯合創始人姚騰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碩士,曾就職于abb機器人研發中心。

作為一家科技零售企業,美團在機器人領域投入已有數年,自主研發了包括自動配送車、無人機、室內機器人等硬件服務機器人,同時也涵蓋了智能客服等軟件服務機器人。
美團創始人王興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分享過對機器人賽道的思考,“對美團而言,公司所從事的業務不只是移動比特,還有大量移動原子的工作。Robotics正是連接原子世界與比特世界最重要的紐帶之一”。
因此,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團一直在通過自研、投資、聯合研發等方式持續布局機器人賽道。從自動配送車、無人機等移動機器人到移動機械手形態的炒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再到以軟件系統存在的智能客服、商業大腦等,美團正在建立起能夠滿足家庭服務、餐飲到店、末端配送、智慧零售等不同應用場景真實需求的機器人產品矩陣……
自從特斯拉去年AI DAY發布人形機器人以來,引起了新一波對機器人的期待。馬斯克從特斯拉、星鏈和SpaceX連續引領全球科技和商業的革命,人形機器人成為其下一站自然備受矚目。
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目前尚未出現真正成熟落地的產品。
在特斯拉2023年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表示,按比例來說,人與機器人的比例大于等于2:1,也就是說對機器人的需求將會達到100億臺,甚至更多。與此同時,馬斯克還認為,特斯拉未來絕大部分市值將由人形機器人貢獻,肯定了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性。
繼新能源新勢力之后,人形機器人可能是下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而這個市場的技術的拐點已經到來,中國擁有完整且成熟的硬件產業鏈和市場,將在全球機器人競爭中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參考新能源車),人形機器人涉及到生活和生產的方方面面,未來將成為入口級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