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車找樁’,現在變成‘樁找車’,我再也不用擔心搶不到充電車位了。”26日上午,在紹興一個地下停車場,新能源汽車車主佘翰文告訴記者。當天,國網紹興供電公司推出的新能源智慧共享充電系統在這里試運營,實現1臺充電機器人、10臺充電樁,即可滿足41個車位的充電需求。車主應用該共享充電系統,即可快速用上停車場內的空閑充電樁。

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場內,一條長約80米的銀白色導軌串聯貫穿該區域41個車位,1臺充電機器人在導軌上穿行,每個車位上方都安裝了電源插座。車主通過手機掃碼,下達充電指令,充電機器人便會搬起一臺空閑充電樁,移動到新能源汽車的上方,車主取下充電槍,即可充電。
相較傳統充電樁的建設模式,新能源智慧共享充電系統的軌道(含電纜槽)、共享充電樁、充電機器人等,都實現了模塊化預制,簡化了工藝,覆蓋41個車位的工程僅用一周就可以完工,可以極大提高施工效率。整套系統由運營商或物業統一運維管理,可使充電過程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該系統應用“全電共享”的理念,免去居民報裝環節,實現了車位、樁位自動化共享,可解決居民區用電容量緊張、電力接入難、樁位利用率低和居民區停車管理難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