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中/圖源 周丹
該患者是一名66歲的男性直腸癌患者,他在進行健康體檢時檢查出直腸癌。在充分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后,余少鴻團隊開展了這臺機器人手術。
據悉,直腸癌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傳統開放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大,而手術機器人具有三維高清視野功能,手術視野放大倍數可以達到10至15倍,高清分辨率對血管、神經、組織層次辨識度更好,利于術中精準判斷層次、切除腫瘤病灶、保留正常組織,這就讓切除腫瘤更加精準,術后恢復更快、功能恢復更好。并且“達芬奇”擁有異常強大且精細靈活的“四只手臂”,操作臂720度自由旋轉,能濾除術者手臂的微小抖動,靈活程度高于人手,這些特點讓機器人手術的效果更好。

▲正在手術的余少鴻/圖源 周丹
余少鴻介紹:“機器人手術可以減少術中失血、術后疼痛,很多患者術后第2天就可下床活動,術后康復快,大大減少了住院天數以及各種并發癥,使治療效率總體得到提升。”
據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一項新的技術手段,為患者提供了更優質、更精準、更安全的手術治療方案,也代表了當前外科微創手術的前沿水平。自重醫附屬大足醫院引進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以來,短時間內就相繼在胸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肝膽外科等科室投入使用。在醫院多個優秀專家團隊共同努力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妙手回春”,用先進的治療技術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專家簡介》》》

余少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重醫附屬大足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余少鴻擅長普外科各種微創手術、減重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能熟練開展腹腔鏡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甲狀腺全切除術,腹腔鏡疝手術,腹腔鏡胃腸短路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腹腔鏡下胃減容手術治療肥胖癥以及胃腸道腫瘤規范化、多學科(MDT)治療及生物治療;掌握機器人手術技術要領,成功開展機器人胃癌及機器人直腸癌根治術70余例,開展減重手術90例。
余少鴻曾先后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法國利摩日大學醫學中心學習減重手術和機器人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