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6日,由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芯謀研究協辦的上海汽車芯谷·全球(首屆)汽車芯片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該次峰會以“車芯同輝,共啟未來”為主題。
首日,上汽集團在嘉定發起成立上汽芯片產業生態基金,整車廠家設立的芯片基金,既能給芯片企業帶來資金支持,還能給芯片企業提供驗證機會和終端市場。

作為上汽芯片產業基金的運營方,上汽恒旭合伙人朱家春表示,在汽車半導體投資領域,其主要專注在功率轉化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電池管理芯片、控制類芯片和網絡類芯片、智能艙駕大芯片以及連接、傳感和驅動芯片六大領域。
今年以來,恒旭資本開啟了新一輪40億元規模的基金投資,國家綠色產業基金也作為投資人之一,把市場化投資與財務收益、產業協同相結合,投資人中大部分為產業方和金融機構。
當前汽車產業進入一個大變革時代,軟件定義汽車正深刻改變行業的格局,汽車加快由功能產品向智能終端轉變,芯片已經成為汽車關鍵的核心部件。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提到,汽車芯片在整個汽車領域占比不高,但是未來增長確實非常之快,而且對于產業特別重要。
而提到汽車芯片本能第一反應是國產替代,目前所進行的國產替代基本都是一個材料一個材料,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尋找替代,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秘書長葉甜春表示,更多要考慮建長板,以及整個產業綜合能力的發展,最終還是需要從單純個體替代模式轉向基于國產芯片提供解決方案的模式。
在應對“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更高戰略要做的就是從中國半導體產業高度循環變成自己的內循環,再通過國際國內雙循環建立一個新的全球化體系。葉甜春提到,在這個過程中間可能更多要超出產業之外,面向應用行業一起來做這件事情。
汽車芯片可能在半導體微電子領域不是最高端的技術,但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卻是“卡脖子”的問題,汽車芯片原因進而導致整個汽車產能受限。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認為芯片短缺并不是“卡脖子”問題,而只是市場供需失衡。汽車芯片龍頭企業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也提到,“整個需求量的變化,一個接口要變成六個接口,后面的生產每年以30%、40%的增長還是跟不上”。
為了推動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融合,湯文侃表示,上海市積極構建良好的生態,推動關鍵功能平臺建設,包括建立車規級公共服務平臺,解決現在汽車芯片在前期研發環節的難題,建立第三方汽車檢測認證平臺,積極鼓勵本市晶圓制造企業要加快布局車規芯片的工藝平臺,為汽車芯片產品提供重要的保障等。
除此之外,湯文侃還同樣鼓勵保險等金融行業公司針對性研究汽車領域的產品,推出相關產品,服務于廣大汽車芯片領域的設計企業,未來也將推動保險公司出臺汽車芯片的裝車應用商業保險,以市場化方式來共擔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