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科技部批復建設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兩年過去,這個國家級試驗區建設得怎么樣?

接駁

配送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前沿院)牽頭申報的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智慧園區車路協同關鍵技術應用示范場景迎來了中期檢查。
發展人工智能,繞不開車路協同這個智慧交通“新基建”。這些黑科技在濟南不斷落地研發創新,展現了北方這座省會城市在發展新興產業時的“濟南路徑”。
1.
從2021年12月項目獲批開始,在濟南長清區濟南市創新谷園區,一款款黑科技“無人車”已經在這片“試驗田”跑了無數個來回了。

接駁

配送
它們外表個個呆萌,卻各有拿手絕活:送貨、掃地、滅火、巡檢。
此次中期檢查中,1.5萬平米的園區內集中展示了無人接駁、無人配送、無人清掃、機器人巡檢、消防機器人滅火五個示范場景。基于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無人接駁車可通過手機網約APP定點接送乘客,并具備厘米級精度定位和自主避障功能。無人配送車可以實現360°無死角實時感知,并可通過手機APP預約實現點對點配送。無人清掃車可實現自主垃圾分類識別和清掃,每小時可清掃5000平方米,具備定時任務分配、自動喚醒、計劃排班等高效作業功能。消防滅火機器人可替代消防員在危險度極高的事故現場進行預警、偵察、滅火、救護等工作,有效提高救援效率與安全性。
這些AI機器人身上,展示了智能路側設備群體組合布設優化、多源異構傳感數據全息融合感知、多傳感融合定位、無人駕駛全局及局部路徑規劃等核心技術。
據悉,自2021年以來,濟南市分別組織實施了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創新示范工程、市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和濟南科技計劃項目“揭榜掛帥”,首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揭榜掛帥”項目發布榜單10個,9個成功揭榜,智慧園區車路協同關鍵技術應用示范場景是其中之一。這是濟南市首批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示范應用場景,致力構建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可感知、可互動的智慧園區運行體系。
公開報道顯示,這9個項目由4家龍頭骨干企業、高校掛帥組成4個創新聯合體開展聯合攻關,獲批省級財政資金3807萬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1.96億元,在國家已布局建設的人工智能試驗區中,資金投入強度最大、組織實施方式全國首創,并率先實行雙技術總師負責制。
據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園區車路協同的上述多個場景,涉及了多源數據融合精準感知、厘米級動態高精定位等關鍵技術。目前該項目在室內外場景不斷切換的條件下定位精度可達5厘米,在關鍵技術和算法上做到了自研可控,能夠根據場景不同快速地布置,做到個性化定制。
據悉,這個項目研發雖然面向園區場景,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硬件上,項目組在園區路側端部署了雷視一體機、路側單元等智能網聯設備,設備載端則配備了相機、激光雷達、組合導航模塊等各類傳感器。軟件上,針對性研發了各類無人車及機器人技術或算法,包括強魯棒性高精融合定位系統,云平臺調度系統、高清地圖技術,并結合邊緣計算,數字孿生,5G網絡切片等各項先進的新一代信息與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人-車-路-網-云整體系統平臺的開發與集成示范。
從產業生態講,濟南通過切入這樣一個集人-車-路-網-云于一體的示范項目,給人工智能產業這塊“薄田”不斷注入肥力,從而匯集起產業生態。
在濟南,中國重汽專注于商用車的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2018年4月,中國重汽研發的全球首臺純電動L4級別無人駕駛重卡在天津港試運行。浪潮在智慧城市領域深耕多年,在智慧交通方面雙發可以進行協同。從去年開始,華為加大了對山東市場的開發力度,在濟南拿地建研究院,與濟南合作方向重點在人工智能領域。
據透露,在該項目中,前沿院自研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芯片,就采用了華為昇騰系列AI推理芯片,替代了之前的進口芯片。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相當于駕駛域大腦,是汽車智能化的核心。
對于山東產業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動向,前研院密切關注。比如現在,濰柴就在公路干線運輸的重卡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布局,加大研發力度,獲取技術突破。
2.
2020年1月,濟南市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已經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合肥、德清縣、重慶、成都、西安、濟南、廣州、武漢、蘇州、長沙、鄭州、沈陽等17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這樣一個國家級試驗區,必須有一個抓手。業內專家表示,發展人工智能離不開自動駕駛這個賽道,這里有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場景。
正是這一原因,在國內,自動駕駛賽道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長沙、天津、北京等城市已逐漸形成產業聚集,這些城市從自動駕駛領域的某一點切入,占據產業優勢,像長沙就在一張白紙上發展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
2016年,長沙開始全面布局智能網聯汽車,2019年底長沙聚集了百度、地平線、獵豹移動、京東無人車等相關智能網聯汽車關聯企業347家。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投資潛力城市百強榜研究》白皮書中,長沙已經超越上海、廣州,列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投資潛力城市榜第三位。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長沙跑得這么快,首先是選準切入口。長沙在全國率先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建設。目前,長沙的測試區涵蓋228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集齊三家國家級牌照,其規模之大,測試場景之多,幾乎所有的無人駕駛都可以在這里測試,并實現商業化落地。
通過測試場的優勢,長沙展開了一場針對智能汽車高端創新資源的爭奪戰,圍繞車載及路測通信設備,引入華為;圍繞自動駕駛底盤及線控轉向,引入舍弗勒;圍繞人工智能處理器,引入地平線;圍繞傳感器,引入大陸集團;圍繞云控平臺,引入啟迪控股;圍繞自動駕駛特種車輛,引入桑德新能源汽車等。
2018年10月,長沙市政府與百度簽約,這使得長沙得以圍繞百度生態來發展多場景的自動駕駛業態。這再次證明一個道理:新經濟時代,引入一家平臺型企業的價值遠遠大于引入一個總部,平臺型企業的生態價值能更大程度地激發系統性創新。
2019年,濟南市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約,共建前沿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前沿院)。時任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雙方共建研究院,為濟南播撒創新的種子。北京理工大學將圍繞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發展需求,選派優勢學科方向支撐研究院建設。
這是濟南在邁向GDP萬億之城,發展速度換擋升級時,進行高水平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布局。
據悉,前沿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領域。作為北京理工大學的“人才特區”,前沿院自2020年運營以來已聚集了100多名國家級優秀人才。現在,濟南和北京理工大學共建的這個校地合作平臺,已經逐步打造成為集科技創新、人才引聚、成果轉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發展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