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錢佳妮記者莊劍翔)“從烏蘭縣孩子們的眼里,我感受到了他們對機器人學習的強烈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近日,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育技術專業大二學生徐瑋曼回憶起前往青海省烏蘭縣送教的經歷,感慨萬千。

8月,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Robot再出發”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奔赴青海省烏蘭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開展了長達一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送教活動。送教前,團隊成員都接受了人工智能的相關課程培訓,并攜帶相應數量的電腦與機器人設備,供孩子們上課親手實踐。
活動期間,團隊開設了scratch編程課程與機器人搭建課程,以“STEAM”模式展開教學。送教的12個課程中,團隊用充實專業的理論知識、生動趣味的教學方式,在益智課堂點亮學生思維,增加學習興趣。
成員們結合自己師范專業的技巧,借助現實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幫助孩子們理解晦澀的知識點。孩子們從一開始對“編程”“機器人”十分陌生,成長到能夠親手編寫“過紅綠燈”的動畫程序,只用了短短一周時間。
此外,“吹氣球”“打火龍”“熱心的小蘋果”等寓教于樂的課堂環節,也讓孩子們在動手實操中真切體會到機器人的編程原理。
團隊指導教師包胡日查表示:“我們團隊旨在將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習帶入這里,通過趣味的教學形式、充實的教學內容豐富孩子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同時,團隊希望借此機會鼓勵動員更多人加入支教團隊,讓孩子們學習到實用有趣的知識,為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服務均等化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