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間,曾經只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人工智能突破了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高墻,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小到手機APP中的智能推薦,大到可以規劃整個城市運轉的智慧城市系統。不知不覺中,AI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而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更快的Wi-Fi7和5G正讓連接變得無處不在。隨著數字轉型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AI的應用場景也進一步擴展。
如今AI正快速從智能手機領域向新賽道擴張,智能汽車、XR、各類智能硬件和物聯網設備等領域中AI已經變得不可或缺。
AI的迅速擴張使其變得炙手可熱,成為廠商們的必爭之地,而AI愈加廣泛的應用也給開發者們帶來了越來越高的開發成本。
面對這道難題,高通近日發布了AI軟件棧QualcommAIStack。高通希望以此解放開發者的生產力,使AI以更簡便的方式在更多領域實現普及,并推進統一技術路線的建成。

AI野蠻生長,開發者陷入「代碼泥潭」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人工智能的邊界正在擴張。在不同領域中,AI已經得到了許多不同的應用。如今AI已經從智能手機擴展到了汽車、物聯網等更多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作為AI領導者的高通,其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眾多應用中。
在智能手機領域,高通的AI技術已經支持了超過18億部終端。高通的AI引擎也持續迭代,性能越來越強大,最新的第一代驍龍8/驍龍8+平臺中搭載了高通第七代AI引擎,AI性能比上一代驍龍888平臺提升了4倍。
在汽車領域,高通與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合作,在智能座艙領域推動AI落地。目前高通在車載網聯、汽車連接和新一代信息娛樂系統領域排名第一,并且全球所有主要汽車制造商均已選擇了驍龍座艙平臺。
人工智能的影響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
而隨著人工智能的邊界愈加廣闊,開發者的工作變得正在變得更加復雜,人工智能開發者們正在陷入“代碼泥潭”。
實際上,雖然人工智能涉獵了如此廣闊的領域,但不同領域的需求并各不相同。要想將某個領域的人工智能遷移至其他領域依然面臨著挑戰。
智能手機、物聯網、智能汽車中的AI,功耗需求、人工智能模型類型、模型部署方式都有所不同。與此同時,不同場景對模型的準確性、功耗和延時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比如當人工智能應用在物聯網領域應用,低功耗和連接的穩定性最為重要。由于物聯網設備一般不承擔較為復雜的計算任務,性能的優先級則沒有那么高。
但在智能駕駛系統中,為了保障交通安全,AI模型必須具有非常高的準確性。并且由于道路上的環境千變萬化,對AI的要求還必須具有較低的延時,以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終端、不同的需求為開發者的開發工作帶來了困難。
不同場景的需求讓開發者們需要為不同的場景“量體裁衣”。而AI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和終端形態正使得開發者的工作量與日俱增。
作為AI領域的領導者,高通為了讓開發者的工作變得更簡便,正在構建一個“大一統”的AI生態,簡化AI的開發流程,進一步加速AI的普及。
人工智能「車同軌,書同文」
高通希望把開發者從重復的適配工作中解放出來,改變不同場景需要進行多次開發和適配的現狀,做到“一次開發,隨處運行”,讓開發者能夠實現更多創新。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面臨著諸多挑戰。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ZiadAsghar指出,不同領域和場景中因為需求的不同,AI需要在功耗、準確性、模型類型、延時等方面都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將是一份非常復雜的工作。
更重要的挑戰來源于IP權限。高通技術公司技術副總裁JeffGehlhaar在談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時提到,如何讓所有不同的IP都能獲得同樣的訪問權限,讓每個IP都能以統一的方式選擇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是實現這樣新開發方式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高通發布的首個高通軟件棧(QualcommAIStack),將所有業務線的AI軟件開發權限集成在一起,正在解決這些挑戰。
高通軟件棧包括分為四層,分別集成了主流的操作系統、系統軟件、開發者庫和AI框架。
從底層的硬件聯合上層的軟件和工具優化,高通成功實現了開發者僅通過統一AI軟件棧開發即可實現跨硬件平臺運行。
AI軟件棧的建立也為最終實現建成統一的SDK打下了基礎。
高通AI軟件棧支持諸多的SDK,比如面向汽車ADAS解決方案的SnapdragonRideSDK,面向物聯網的高通智能多媒體SDK,以及SnapdragonSpacesXR開發者平臺。
通過這種跨終端的能力,高通使不同領域人工智能的開發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
與以前開發者要面向不同的硬件分別開發不同,現在利用高通軟件棧,OEM廠商或者開發者只需要一次開發,再結合具體用例利用高通軟件棧進行優化,就可以將開發成果應用到智能手機、物聯網、汽車、XR、云和移動PC等領域的終端設備中。
舉例來講,過去高通在智能手機的AI開發中已經開發出的語義識別、人臉識別等成功用例可以通過軟件棧的調整和優化,就可以應用到搭載高通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中。
軟件棧的建立為開發者們節省了巨大的精力,而這僅僅是高通邁出的第一步。基于軟件棧和自身在多個領域的領導力,高通還有更大的野心:希望建成統一的技術路線,進一步普及AI的影響力。
萬物互聯推動技術路線「大一統」
高通發布AI軟件棧的意義并不僅在于簡化開發流程,提高開發者的效率。高通還為建成統一技術路線的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在萬物互聯的世界里,越來越多的設備通過網絡被相互連接。建成一個能統一規劃他們的平臺變得越來越重要。
2021年的投資者大會上,高通宣布了“統一技術路線圖”的戰略規劃。
這份戰略規劃將高通各個產品線的業務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部署。它將從高通最核心的手機業務出發,最終為各種智能終端,提供智能、高性能低功耗的系統以及無線組合。
從功能上來說,開發人員可以通過AI軟件棧將一次的開發部署到不同形態的終端中,這與高通建立的各業務線統一部署的目標是一致的。
無論是從功能的角度還是從未來規劃的角度,AI軟件棧的發布都會是高通進一步擴展AI邊界、建成統一技術路線的重要一步。
跨終端的強大功能也為開發者和廠商進一步普及AI的應用提供了便利。
我們正身處一個連接越來越快速、緊密的時代。
而高通正利用其在多個領域中的領導力,為海量的創新帶來統一,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里建成一個開發更簡便、邊界更廣闊的平臺,為AI的普及領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