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達芬奇機器人的幫助下,醫(yī)生精準完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手術。孫建一攝
近日,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胃腸結直腸外科三病區(qū)兩位80歲患者,于同一天接受了達芬奇機器人低位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實現(xiàn)了創(chuàng)傷最小化和保留肛門的愿望。手術前后,醫(yī)療組團隊積極運用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減輕了患者痛苦。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兩位患者恢復良好,術后5天出院。
此次實施手術的兩位患者均患有低位直腸惡性腫瘤,隨著病情逐漸加重,患者飲食和睡眠受到嚴重影響,體重也明顯下降。入院后,醫(yī)療組迅速為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并準確進行術前評估。醫(yī)院胃腸結直腸外科三病區(qū)主任張海山介紹,兩位高齡患者的治療主要存在兩大難點:一是腫瘤位置低,保留肛門難度大;二是患者高齡,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老年病,手術風險顯著升高。基于患者病情特點,醫(yī)療組團隊制定了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相結合的治療方案。
術中,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放大10倍的裸眼3D顯示系統(tǒng)、靈活而穩(wěn)定的機械臂,在提高腫瘤切除根治程度的同時,減少了出血和對組織的損傷。在狹小的盆腔內進行直腸手術時,該手術機器人清晰地顯示每一根細小的神經(jīng),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身體的正常功能。此外,手術機器人的應用,也巧妙地解決了高齡患者合并多種疾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能力較差等難題。
高齡腫瘤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出院,得益于精準手術“利器”達芬奇機器人的使用,更離不開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貫穿治療始終。作為一種圍手術期管理的全新理念——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運用,則是通過多模式方法減輕手術應激反應,進而降低并發(fā)癥風險。兩位患者入院后,張海山帶領其團隊,與麻醉科、手術室護理團隊密切協(xié)作,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較短的術前禁食時間、安全而高效的麻醉和圍手術期鎮(zhèn)痛等管理,最終實現(xiàn)了患者快速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