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日益豐富的落地場景,人工智能產業正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除了關注AI應用外,也開始關注AI的底層技術。

7月8日,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華為、廣電運通(002152.SZ)、云從科技(688327.SH)在廣州主辦了昇思生態城市行活動,吸引了廣東近百家人工智能企業參與。接下來,昇思生態城市行活動還將去到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較快的城市,向當地人工智能組織介紹昇思,以期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組織加入昇思的生態。

昇思,是MindSpore的中文名稱,而MindSpore是華為自研且開源的全場景AI框架。據華為方面介紹,2018年10月,華為公司發布了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2018年和2019年,華為公司先后發布了昇騰310推理芯片和昇騰910訓練芯片,2020年3月,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開源,意在降低AI開發者的門檻。
在華為的AI業務中,昇思MindSpore是怎樣的存在?華為昇思研發與生態總監李銳鋒在活動現場介紹稱,華為在打造全場景的人工智能平臺——昇騰AI,這一平臺包括系列硬件、異構計算架構、AI框架、應用使能以及行業應用,昇思作為AI框架,起到承上啟下的功能。
“從中國人工智能軟件的發展狀態來看,應用軟件是我們的優勢,但我們的基礎軟件相對薄弱,AI框架是AI基礎軟件的核心。AI框架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AI框架+深度學習平臺,構成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發展昇思MindSpore可以促進中國軟件,特別是AI基礎軟件的發展。”華為昇騰計算業務副總裁田昆陽介紹稱。
在AI框架領域,更早搶占市場的是美國谷歌研發的TensorFlow。在學術界,2022年第二季度,基于MindSpore的AI論文數量才剛剛趕超基于TensorFlow的AI論文數量。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在智能手機領域,安卓、IOS操作系統的優勢難以撼動,而在AI領域,中國企業還有建立操作系統優勢的機會。
而一個AI框架想要占據競爭優勢離不開生態建設。“做人工智能跟做商業一樣,最重要的是生態,人工智能生態也需要技術伙伴、商業伙伴和行業伙伴一起努力。”田昆陽說。
據華為方面介紹,目前昇思MindSpore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通過CC認證的AI框架,服務了超過5000家企業,涉及金融、醫療、制造、數字政府等行業,下載量超過194萬。
昇思MindSpore生態最重要的參與者當數企業和科研機構。李銳鋒介紹稱,在AI行業,大模型是連接技術和商業的橋梁,MindSpore生來就支持大模型、超大模型,可以由科研機構先行訓練出一個基礎模型L0,再加上來自某個行業的企業知識和經驗,得到L1模型,L1模型作為行業模型,適用于某一具體行業,再加上該行業中更多的細分場景,得到L2模型,L2模型解決行業場景的細分問題。
李銳鋒介紹,在昇思MindSpore方面,華為目前有四個行業聯創方案,一是在創新算法/應用方面合作,二是在AI開發平臺方面合作,三是在行業專用框架方面合作,四是在企業級一站式AI開發、訓練、推理部署、運維管理等方面進行合作。
據華為方面介紹,華為已經通過智能基座、沃土計劃等產學研人才培養計劃,讓更多的高校學生接觸和學習昇思MindSpore,通過眾智計劃鼓勵MindSpore的開發者貢獻智慧,共同開發模型,豐富開源資源,也設立了AI學術科研基金,吸引AI研究人員基于MindSpore發布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華南理工大學與昇思MindSpore建立了合作,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梁凌宇在昇思生態城市行活動上介紹,MindSpore不光是作為一個工具,在科研論證上給予華工支持,在教學活動上也助力良多。
“產教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但對于老師來說,做到產教融合,工作量非常大,需要知道產業界的各個需求,同時需要很多配套的教學資源。非常感謝華為跟MindSpore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改資源,包括配套的教材、線上課程,甚至PPT、實驗指導書,以及華為云算力支持,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通過實踐去了解華為的技術。”梁凌宇說。
在昇思生態城市行活動上,與華為MindSpore建立合作的一些企業、研究院也現身說法,介紹MindSpore給他們提供的技術支持,分享MindSpore的使用感受。
“昇思讓我們看到了國產AI操作系統的崛起,也讓我們做行業軟件的企業得到了很大的算力保障。”廣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莉說。
京華信息AI業務總經理藍建敏則分享稱,自從去年接觸昇思MindSpore,發現了它的很多優點,例如在CPU性能、部署速度、輕量化和安全性方面,MindSpore表現較為突出,但也希望未來在算力支持、適配度支持方面做出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