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的逐步成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制造也已成為我國的重要方略。而汽車工業作為工業的關鍵領域之一,其智能化轉型也得到產業鏈上下游的關注。
在以商湯科技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的推動之下,智能技術在汽車產業的應用不斷深入,從汽車生產車間到駕駛艙里,已隨處可見AI的身影,它們正驅動著我國汽車產業進入創新快車道。
汽車工廠里的“AI質檢師”
在汽車行業的“燈塔工廠”——福田康明斯發動機生產工廠的總裝車間里,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快門聲,這些聲音來自一名特殊的員工——“AI質檢師”商湯深泉平臺。
質檢是汽車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人工目檢的需求量大,且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提升,人工質檢的精確度也面臨挑戰。基于商湯SenseCoreAI大裝置打造的光機電軟算一體化的深泉工業質檢推訓平臺(簡稱深泉平臺),在正式“上崗”后,扛起了“質、敏、柔”三個“KPI”,分別對應缺陷檢測的高精確程度、人機協同的高效率和滿足小批量柔性生產。
以“質”的提升為例,工業場景往往面臨零部件種類多、型號多、缺陷種類多的“三多”難題。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深泉平臺從多光學方案支持、多零部件形態支持、多重質檢支持三個角度提供了解決方案。

“質”的提升:AI誤檢率低于1%。
如在多光學方案支持方面,平臺里支持了十余種不同的圖像處理方案,從明視場到暗視場,從同軸光到穹頂彌散光,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圖像的質量檢測、數據預處理、數據增強等。在多零件形態支持方面,平臺里支持凹型件、拱形件、多面體等多種零部形態。在復雜零部件拍攝時也會出現判斷是否是缺陷標準不清晰的問題,標注出現錯誤的情況較難避免。在多重質檢支持方面,針對工業生產中的裝配類缺陷及、生產工藝類缺陷,深泉平臺提供了無監督、半監督、強監督完整的模型訓練體系進行了支持,并在推理時綜合使用,確保更低程度的漏檢和更高質量的檢出。
“商湯科技的深泉平臺與我司生產實踐相結合,實現了多個場景下AI質檢能力的快速上線,提升了質檢效率,也幫助我們提高了智能制造的水平”,福田康明斯的高級項目經理表示。
目前深泉平臺已經在福田康明斯的多個工位落地,讓AI質檢在百年汽車工業中找到了自己發光發熱的空間,同時將工人從枯燥乏味的質檢工作中解放了出來從事工藝等更高水平的工作。
駕駛艙里的AI助手
“您看起來有點累了,是否需要為您導航到最近的休息點呢?”這是商湯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產業中的另一個角色——駕駛艙里的AI助手。
今年4月份,本田中國全新純電動品牌“e:N”系列兩款首發車型東風本田e:NS1與廣汽本田e:NP1相繼發布。在多項智能體驗中,兩款車型搭載的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均成為一大亮點。
車輛行進中,當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察覺到駕駛員出現疲勞狀況時,便會通過車輛搭載的“e:NOS”智控生態系統發出提示,同時給出建議方案,幫助駕駛員及時發現并緩解疲勞狀態。而當駕駛員出現分心、開車打手機等危險駕駛行為時,系統同樣可以給予溫馨提醒。此外,本田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還應用了商湯絕影FaceID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登錄個人車機賬號,實現各類個性化功能和配置。

這一系統背后,是商湯絕影智能車艙產品提供的AI感知技術支撐。基于車艙內置的紅外單目攝像頭,商湯絕影駕駛員感知系統可對駕駛員的表情、視線、姿態動作進行實時感知,準確判定疲勞、分心、危險動作等危險駕駛行為,并將結果快速反饋給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及時預警,有效規避危險情況的發生。此外,本田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還應用了商湯絕影FaceID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登錄個人車機賬號,實現各類個性化功能和配置。
與本田的合作只是商湯絕影在智能車艙領域的落地場景之一。在過去兩年內,商湯絕影已先后推出兒童感知功能和車艙乘員健康檢測功能,其中,兒童感知功能此前已在奇瑞捷途X70PLUS等多款車型上量產,可有效避免兒童獨自滯留車內造成的安全隱患;而去年底全新推出的車艙乘員健康檢測功能也已獲得國內知名車企項目定點,相關車型預計今年內上市。不僅如此,基于豐富的跨行業賦能經驗優勢,商湯還在智能車艙場景中實現AI數字人應用,為人車交互融入更多趣味元素。
展望未來,隨著L4及更高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普及,智能汽車的發展將會有很長一段時期處于“人機共駕”的階段,有效的人車交互將進一步降低行車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