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術才是硬道理
要說一家四足機器人企業技術有多強,還是免不了與“行業標桿”波士頓動力對比一下。波士頓動力創始人Marc Raibert在業內也被稱為“機器狗之父”,在1986年,他研發出了第一臺能夠奔跑和行走的動力穩定的四足機器人。1992年,波士頓動力成立后,在美國軍方資助下專門開展提供軍方的機器人研究和制造。直到2005年,一款四足機器人“Big Dog”面世,性能上穩定性能十分強大,不僅能在復雜地形中行走,還擁有空翻等技能。但因為噪音、體積都太大了,最終沒能被美國軍方部署在戰斗中。盡管產品尚不完美,卻徹底開啟了一個屬于四足機器人的新時代。
相比之下,國內企業入局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就拿蔚藍科技來說,蔚藍科技自2019年成立至今,核心產品阿爾法機器狗系列已迭代至第五代,全面領先于行業,以一流的技術產品重新定義了“中國智能制造”的內涵,并在更多前沿領域不斷革新產品與解決方案。2021年阿爾法機器狗就以4.15米/秒的奔跑速度打破世界紀錄。加之四足機器人整個行業技術仍舊處于上升期,國內企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被看好的。

2、國內的優勢
國內四足機器人企業被看好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回顧機器狗的發展路徑,如果說國外在技術水平、系統理念以及核心元器件等方面占據先天優勢,相比之下,國內企業或依托自研技術和深厚的制造基礎,有種厚積薄發的態勢。
而且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接受程度,國內在to B和to C領域的探索更加多元:蔚藍科技的阿爾法機器狗憑借成熟流暢的機身外形和優異的運動性能,在家庭陪伴等消費場景大受歡迎,云深處則深耕to B 領域,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這一規范從技術突破、基礎提升、優化供給、拓展應用、打造生態等多個維度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將國內四足機器人企業推在了風口之上。而國外更多集中于軍事和工業領域,發展路徑略顯局限。
可見雖然在機器狗的核心技術開發上,國內的企業仍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像蔚藍科技、云深處這些企業,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專研已初見成效。而且面對國際市場我們具有很強的價格優勢,國內四足機器人產業的未來讓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