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京舉辦的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WORLD ROBOT CONFRENCE,以下簡稱WRC)上,特斯聯主辦《智能服務機器人,未來城市超級入口》圓桌論壇,邀請邀請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界的兩位大咖熊星和彭征,及保利物業北京公司副總經理班金玉出席,暢談智能建筑設計、空間設計與機器人世界將產生何種聯系。

▲特斯聯主辦《智能服務機器人,未來城市超級入口》圓桌論壇
彭征提出,“建筑的室內設計是人跟空間微觀距離行為的設計,更偏向于人機交互。早年室內設計就提出過智能化設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去衛生間燈就亮了,你走開它就幫你沖水。這種智能化的初級階段,包括現在的產品都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品牌各做各的。這方面是不是存在著機器人介入的可能性?機器人作為溝通途徑、工具,幫助生活方式智慧程度的提升,擴大人機交互的效率,我覺得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關于機器人生活方式智慧程度的提升,班金玉為大家帶來了落地案例,“保利物業在做商賣項目和城鎮一體化,智能機器人投入使用越來越多。前段時間,保利物業引入了特斯聯巡控機器人,投放在社區里面使用,給業主帶來很好的感受,小區品質也有高大上的提升;另外,機器人也帶來服務效率的提升。機器人對物業行業的發展與客戶的服務體驗助力明顯,對于物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行之有效。
![]()
▲保利物業北京公司副總經理 班金玉
我們現在對智能建筑的普遍認知,都將其視為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
這也如同熊星所講的,“建筑是人居環境科學,建筑像一個實驗平臺一樣對接各種各樣的技術。比方說,以前,大石頭時代建造金字塔,有磚之后建造各種各樣的宮殿。50年代有了電梯,后來有了鋼結構,才有現在的摩天大樓。所以建筑是一個場景,在對接各種各樣的技術。我們無法想象現在的房子沒有空調、新風系統是什么樣子。未來建筑會集成更多。”
![]()
▲行之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 熊星
AI科技的發展推動著機器人產業的繁榮,機器人產品的不斷演進,也使它們進入物理世界時,已經具備變得“更聰明”的資本。基礎設施對機器人友好的智能建筑內,數字化程度更高,AI密度更高,機器人可探索的邊界越廣。
隨著商用型、家用型、教育等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人機交互將直接改變物理世界存在的形態。當人機交互引起人們生活方式的更新,建筑和空間勢必將趨向于更加適應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的新方式而改變。科技與兩位設計師所從事的藝術設計領域密不可分。如果說藝術關注發散,科技關注聚集,那么設計便是它們的交匯;藝術關注未來,科技關注用戶,那么設計就是它們的橋梁。
提起未來城市的改變,彭征說,“我們在考慮科技為人類服務的時候,應該考慮它的核心是什么,核心不能為技術服務,而是技術應該為人服務,回歸到人。建筑設計一樣,建筑設計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是讓人住到機器里面,而是讓人走出房子,走進城市。所以我希望特斯聯建立的未來城市會有這種吸引力。”
![]()
▲廣州共生形態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設計師 彭征
彭征所提到的特斯聯正在建立的未來城市,是特斯聯AIoT3.0 階段提出的未來智慧城市一體化標準產品——AI CITY。特斯聯希望通過AIoT Loop,在AI CITY中率先實現場景的數據化、數據的網絡化、網絡的智能化、決策的自動化,形成以數據作為核心驅動力的未來城市模型。AI CITY是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先行者,是未來城市發展模式的探索者,AI CITY的落地能夠提高城市整體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成為城市中最重要的創新空間,推動城市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
設計師熊星參與了重慶AI CITY項目一期AI PARK的設計工作。“參與特斯聯AI PARK的設計,我由衷體驗到建筑為機器人提供配套基礎設施的智能、安全和便捷。但在機器人服務的建筑里面,現在還沒有形成統一標準的規范,比如說,機器人適用坡度是多少,轉彎半徑是多少,需要多大的空間?”這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出了重要課題,也與特斯聯聚焦的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
![]()
▲特斯聯重慶AI PARK
有了電梯,才有了摩天大樓;有了車路協同,才會有無人駕駛的落地應用;有了AI CITY這樣的未來城市,才會有機器人黃金時代的來臨。打通基礎設施,實現人機融合,并通過整體建筑設計和數字孿生世界的建立,為機器人一體化智能掃清阻礙。在已經投入運營的AI PARK中,空間設計將機器人動線考慮其中,機器人可自由穿行,提供多元智能交互服務;并與城市中所有AIoT設備互聯互通,成為聯通真實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的超級入口。
![]()
![]()
![]()
▲特斯聯重慶AI PARK
如果有了統一的行業標準,特斯聯AI PARK中已實現的“未來模式”,可快速復制推廣,與生態“朋友圈”互通有無,共享數據資產,進一步借助數字驅動的力量推進產業繁榮。
產業生態的發展需要開源。熊星提到,“我印象最深的,之前開發商用機器人的是波士頓動力,他們做了好多年,一直從事這個領域,從一開始站起來都摔倒,到現在開發機器狗。開源后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款機器狗,生態越來越多元,這是一個必然的事實。就像安卓手機開源之后,國內廠家開始探索長項,像拍攝功能等,多樣性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特斯聯深諳產業生態發展的重要性,并于WRC發布特斯聯泰坦星球計劃,做跨界聯合的引領者,邀請比亞迪電子、中科院等產學研企業和機構加入,旨在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生態聯盟,協同賦能,同行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