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上海將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智慧城市基本框架,以數字底座為支撐,打造一流數字基礎設施,建立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目前,多家企業正在參與這方面的謀劃和建設,達闥機器人就是其中一家。公司聯合創始人汪兵介紹,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達闥在研發城市云端大腦和數字孿生城市,助力實現城市運行的數字化轉型。
所謂數字孿生,是以數字化形式對物理實體的過去和目前的行為或流程進行動態呈現。這種主要應用于制造業的技術,如今在向其他領域拓展。在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字孿生技術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與城市級可信信息交換與協作網絡、城市情境感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構建覆蓋城市建設、社區、基礎設施、交通系統的綜合運行全息感知和智能管理大數據平臺,從全局視角整合、調度、優化城市資源,實現城市運行的科學治理。
作為國內首家云端機器人運營商,達闥專注于云端機器人技術研發,打造電信運營商級別的大型融合智能機器學習和運營平臺、安全高速網絡、商業服務機器人和其他智能設備。汪兵說,公司希望用云端大腦連接世界各地的機器人和智能設備,并將端計算、云計算和邊緣計算融合在一起。今年4月,達闥機器人完成了上海城投旗下誠鼎基金、上海國盛旗下國盛資本聯合領投的新一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0億元。

據介紹,云端機器人架構由云端大腦、神經網絡、機器人控制單元和機器人本體組成,可以支持大量機器人高效運行。達闥的云端大腦提供了機器人所需要的智能視覺、智能聽覺、智能行動等人工智能能力,再通過遍布全球、安全高速的網絡神經,將這些能力傳輸給遠端的機器人控制器、各種各樣的服務型機器人和智能設備上,從而實現迎賓、安保、清潔、售貨等海量功能。
去年12月,達闥發布了云端機器人操作系統“HARIX OS海睿”。該系統基于人工增強機器智能、多模態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持續閉環學習和智能進化,為開發者提供了“云—網—端”協同的應用開發訓練實驗平臺。
對于“HARIX OS海睿”的數字孿生功能,汪兵解釋說,傳統的機器人應用開發需要用一個甚至多個實體機器人去訓練,成本達到上萬甚至上百萬元。這個操作系統也能讓開發者在虛擬仿真環境下進行數字孿生智能體的多模態技能訓練,并可隨意復制機器人進行組團訓練,提高訓練效率,較傳統技術大幅降低了成本。比如通過數字孿生模擬一些場景下機器人的越障、排爆等動作,如果用真的機器人,一旦損毀就是很大的經濟損失。

如今,云端機器人已應用于敬老院服務、自動售貨、智能教育等領域,為公眾帶來了新奇的智能體驗和便捷服務。據透露,達闥除了在參與城市云端大腦、數字孿生城市建設,還在市經信委支持下,設計開發數字化公交樞紐方案,將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功能集成到公交樞紐中,有望讓市民不必跑遠路,在公交站點就能辦理很多業務,享受到城市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紅利。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俞陶然
【來源: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