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澤寰

“你好,小康,請問最近我的血壓、血糖是否正常?”近日,在湖南超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超能”)的生產車間內,生產部長王輝贊向記者演示健康服務機器人——超能小康,“該款機器人是集居家自檢、視頻問診、用藥提醒、緊急求救、娛樂養生等于一體的智能化設備。”
“超能小康”是健康服務機器人系列即將面世的“新成員”。湖南超能推出的該系列機器人一經面世便飽受市場青睞,并榮獲湖南老年服務產品設計大賽創新獎,更在2019年獲批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揭榜項目。
自2016年成立至今,湖南超能機器人累計銷售逾萬臺,年均銷售增速近30%,成為國內健康機器人的佼佼者。高速增長的背后,一方面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體現:目前已申報專利近百項,授權專利66項,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軟件著作權30余項;另一方面離不開公司對于健康領域的選擇和堅守。

機器人離生活其實很近
提及機器人,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生產車間的場景,是能完成許多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的智能設備。
湖南超能創始人、董事長肖湘江當初或許也是這么認為的。憑借其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知識背景,加之大三時期,以隊長的身份帶校隊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經歷,2016年,肖湘江創業之初選擇了機器人這個賽道,成立了湖南超能機器人公司,并帶領團隊一頭扎進了以安保機器人為代表的特種領域機器人的研發。
盡管特種機器人的研發較為順利,但剛需有限、市場培育較慢等行業特性,制約了其市場前景。“為了解決公司的存活問題,研發一款市場剛需強、能被高頻次使用且應用場景容易復制的機器人迫在眉睫。”肖湘江回憶。
2017年的一個清晨,肖湘江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突然發現,幼兒園的“醫生媽媽”每天在對孩子進行早晨體檢時,費時長、動作不盡規范,且沒有數據記錄。“能否研發一款幫助幼兒園完成每日晨檢工作的機器人呢?”肖湘江回到辦公室后馬上召集團隊成員開會討論。
討論形成共識后,公司團隊迅速行動起來。
得益于湖南超能擁有國內少有的“機械結構、硬件電路、人工智能算法、互聯網軟件、大數據”的全鏈條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以及國內首批實現機器人規模化量產與銷售的實力,2017年底,湖南超能就成功研制出了首臺兒童晨檢機器人——超能小虎。
“請伸手、請張嘴。”當受檢兒童走到“超能小虎”的面前,機器人變會根據圖像與語音相結合的方式指引兒童完成體檢,“只需3~5秒便可完成含身高、體重、體溫、口腔與手部皰疹等多項體檢。”肖湘江介紹,每日體檢結果將放入個人健康檔案,并保存至云端,隨時調用。
“方式很新穎,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從此愛上了‘晨檢’。”星城瑞都幼兒園的有關負責人說道。據悉,截至目前,晨檢機器人已進駐300多個城市,落地3000余家幼兒園。
積極布局大健康領域
在健康領域嘗到甜頭的湖南超能更堅定了自己的研發方向——智慧大健康領域。
“由于長時間在長沙創業,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在父母身旁。”80后的肖湘江對此耿耿于懷,“一定要研發一款能夠兼顧父母身體健康與心理需求的機器人!”
定下目標后,肖湘江又帶領團隊扎進了實驗室。不久,“超能小康”機器人面世了。
記者看到,“超能小康”機器人不僅能夠實現對血壓、心率、血糖、尿酸、總膽固醇、血氧、體溫、心電等八項指標的居家自測,在操作界面還有“視頻通話”“廣場舞”的模塊。“爸媽那一輩的人,在閑暇時間總會在小區里跳跳廣場舞。”肖湘江希望通過在機器人中增加各種視頻聊天、休閑娛樂的功能,用智能化的方式多陪陪父母。
至此,湖南超能完成了在大健康領域中對老人與小孩年齡段的布局。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超能機器人作為唯一一個大健康領域機器人的項目,獲批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揭榜項目。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于超能機器人而言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在了解了新冠肺炎的癥狀后,我們緊急研制了體溫檢測機器人,通過加裝熱感傳感器,提升體溫檢測速度和效率。”肖湘江介紹,由于設備高度貼合疫情防控的需求,被廣泛應用在學校、機場、地鐵、醫院、家庭等20余個應用場景。
數據最有說服力,湖南超能機器人在2020年3至4月的銷量直逼前一年全年的銷量。
在對健康機器人進行批量研發生產的同時,超能機器人還注重產品定制化的服務項目,即研發集紅外測溫、語音對話、業務咨詢、身份識別、迎賓引導與智能安防等核心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目前該款產品在北京大興機場、天津地鐵、長沙海關等多個場所得到應用。”
談及未來,肖湘江表示,湖南超能將在堅持標準化產品的同時,注重特種領域的定制化產品項目,“同時,更進一步地從生活中挖掘更多的需求,為人們的生活、健康帶來更多智慧化的體驗。”
記者點評
實用好用才能贏
人工智能是一個具有高度共性的基礎性產業,只有同具體場景相融合,人工智能才會逐漸展現出它的獨特魅力。湖南超能所做的便是這項工作——發揮自有的既成體系的研、制、銷的全產業鏈優勢,深度挖掘人們生活中,尤其是對健康領域的需求,推動人工智能適配各種應用場景。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專長的創新性科技企業,前期投入大,資金周轉周期長等特點注定了湖南超能的初創之路不太平坦,但企業以“讓人類沒有難做的工作”為愿景,不斷朝著“為人們研發實用、好用、能用(用得起)的機器人”的方向跋涉前行,走出了自己的新路。
透過超能機器人,一幅未來智能化、智慧化生活場景的畫卷,仿佛已浮現于眼前。
“‘小巨人’成長記”系列報道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