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出臺了促進5G、超高清視頻、機器人等領域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年,北京加快了5G商用步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之后,高科技產品智能機器人充分使用具有“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優勢的5G網絡,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資料圖片:工作人員現場調試云端機器人。
在疫情防控中,5G智能機器人主要使用了5G技術、人工智能(AI)、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等。5G網絡保證了智能機器人與管理后臺順暢地聯系,并為智能機器人提供WIFI、定位與信息交互等服務;AI技術讓智能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的聽、說、走、看等,具有與人類一般的行為,比如學習樣本、分析過程、邏輯推理等;憑借醫院走廊里部署的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智能機器人可以識別周圍環境并精準避障與定位,確定送藥路線。
在方艙醫院等場所中,5G智能機器人依照定制的路徑,送藥、送餐、送儀器等,順暢地避開路徑中的阻礙,減輕了醫護人員的負擔,保證了醫護人員的安全;導醫機器人經過事前調研、分析與歸類、編寫對應的回復等一系列動作后,可以針對共性問題進行回答,實現了醫護人員的后移;在機器人的數據庫中添加模擬人類聊天的數據,如網絡流行語等,可以讓病人得到24小時的貼心陪伴,宛如面對的是真實的人類;當把機器人的詞庫更換為心理學知識時,可用于緩解病人的焦慮、抑郁等心態,使病人盡早打開心結,從抑郁焦慮的情緒中脫離出來;掃地機器人內設吸塵器與垃圾儲存裝置,通過設置路線能夠在指定區域內進行智能全方位清掃與收集,實現無死角與全覆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智能機器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各種場景中承擔著巨大責任。未來,智能機器人將繼續在橫向與縱向上穩步發展。從橫向來說,可以深入挖掘與開發5G智能機器人的多種應用場景,使其他更多的領域受益;從縱向來說,可以根據某些特殊的應用場景,開發更多的5G智能機器人,讓高科技智能技術能夠為更多人服務。(相月)
專家:中國傳媒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副教授余心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