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的進一步發展和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用工業機器人來替代工人,一方面人工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負擔這也使得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各地紛紛結合自有優勢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據了解,機器人及機器視覺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大力發展,未來30年內中國將處于高增長階段,市場容量30萬億元。緊隨其后的將是智能裝備產業的蓬勃發展,并可能催生一場新的產業革命。

過去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持續快速上漲,工業機器人的成本近10年來卻下降了約50%。以一臺能替代3人工作的焊接機器人為例,目前售價20萬元左右,相當于3名焊接工人一年的工資,即對這臺機器人的成本投入一年就能實現回收。這還只是明賬。機器人不吃不喝,沒有情緒,不會怠工,完全服從于你預先設定好的指令。管理成本要比人工低得多。而且人一旦出現工傷事故,企業將面臨著巨額賠償,機器人則沒有這樣的風險。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和機器人成本的不斷下降,可以預見,機器人的競爭優勢必將越來越明顯。
在電子電氣領域應用的機器人主要有焊接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和裝配機器人等。其中,焊接機器人主要負責電子及電氣機械的焊接工作,目前點焊機器人應用較多;移動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柔性搬運、傳輸等方面;裝配機器人因其精度高,而且柔順性好,主要用于電子電氣產品及其組件的裝配。
化工行業是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目前應用于化工行業的主要潔凈機器人及其自動化設備有大氣機械手、真空機械手、潔凈鍍膜機械手、潔凈AGV、RGV及潔凈物流自動傳輸系統等。很多現代化工業品生產要求精密化、微型化、高純度、高質量和高可靠性,在產品的生產中要求有一個潔凈的環境,潔凈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合格率,潔凈技術就是按照產品生產對潔凈生產環境的污染物的控制要求、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設施的日益嚴格而不斷發展。
在工業4.0背景下,業內對于機器人市場快速擴圍預期的主要根據在于中國諸多產業自動化的提速。在此前中國傳統工業企業中,只有汽車生產企業已經普遍應用工業機器人,有些工業如紡織服裝行業中某些“柔性”工序仍必須由人工完成,工業機器人無法替代。但市場中卻在傳遞著一種信號,中國機器人下游應用開發正在提速,機器人產業擴圍已經形成趨勢。
整個機器人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設備制造廠和下游行業應用。而中國企業目前主要集中在作為系統集成商,實現下游應用據悉,工信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中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總體來看,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也將成為高端裝備的重點領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