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蓋房、能裝修的機器人你見過嗎?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全國范圍確定的7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之一,4月24日,順德碧桂園28光年項目舉行工地開放日活動。業主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參觀,實地了解自己的家是如何建造完成的。

記者探營發現,這是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首個建筑機器人商業應用項目,也是目前國內首批引入建筑機器人并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當機器人成為建筑行業的“主角”,它們帶來的不僅是“黑科技”的硬核功夫,更將給這個行業帶來新變革。
聚焦:
機器人施工有哪些優勢?多款產品已商用 效率提升2倍以上
走進這一試點項目工地,記者發現這里的安全通道分為人行通道和機器人專用通道,可見機器人在這個智能建造工地中的突出地位。在安全通道旁設置了機器人中轉站,這里集納的機器人種類有十余種之多。作為機器人“最強大腦”,智慧指揮中心可對機器人進行精細化管理,彰顯智能制造的硬核實力。

據介紹,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來,通過建筑機器人、智能工程設備以及裝配式建筑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截至2021年2月底,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已有6大類,其中18款不同功能的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商業化應用。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墻裝飾等多個建筑機器人產品線。

順德碧桂園28光年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建筑機器人施工相比人工具有獨特的優勢,標準化施工可以較好地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性,達到綠色、安全、環保、優質的綜合效果。比如,測量機器人采用先進的AI 測量算法處理技術,通過模擬人工測量規則,使用虛擬靠尺、角尺完成實測實量工藝,效率比人工提升2到3倍。
機器人施工如何保障安全?做好日常機器體檢 確保安全運行
在順德碧桂園28光年項目,隨處可見正在“上崗”的機器人。據了解,博智林的多款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逐步應用于碧桂園的智慧工地上,人機協作,讓建筑施工更高效和安全。
在人機協作“磨合”初期,這個項目最注重的是施工安全,進場的建筑工人首先要做常規體檢。碧桂園佛肇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人進場的時候要做常規檢測項目,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健康體檢篩查出是否有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的初步判斷,確保工人都是健康上崗。”

建筑工人經過系統培訓后,對投入智慧工地使用的建筑機器人,會進行定期的檢修,并且同步協同作業。記者在探營中發現,智能施工升降機可以用于建筑工地垂直物流,并響應智能機器人的搭乘請求,在指定樓層停靠、自動開關門,無須人工操作,安全性更強。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機器的體檢主要是日常維護和維保,確保機器是在安全狀態上運行,減少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運用了一部分建筑機器人過來,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可以減少工人的使用和安全事故的隱患。”
據介紹,這個智慧工地以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化技術為基礎,構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將博智林自主研發的10多款機器人,應用于建筑施工的大部分環節,涵蓋了物料運送、樓層清潔、地坪研磨、外墻噴涂等,實現兼顧效率、質量、安全、環保、成本等要素的精益建造。

在該項目的一個開放樣板間,一位工作人員現場向記者演示了機器人進行的噴涂操作。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在平板中操作,機器人接收到指令后即可開始工作,非常智能!順德碧桂園28光年項目副總經理陳展圖說,“機器人建房不再遙不可及,目前正成為建筑行業的新變革。”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20年5月20日,中國機器人谷建設就在順德北滘拉開帷幕。這是北滘2020年推進的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西海園區總面積1550畝,改造后將建成中國機器人谷產業園的重要片區,其產業定位為機器人示范基地,發展高端制造業,助力順德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伴隨著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谷項目、南側的大族機器人先進制造集中示范園項目的啟動,北滘以機器人研發、試驗等為主的機器人產業集群正逐步形成。
文/記者:王名潤 圖/記者:王名潤 編輯:何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