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彭海軍教授團隊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團隊研發的自主連續體機器人命中移動靶心距離最遠,挑戰成功最遠距離為30.129米,獲得WRCA世界紀錄認證。

連續體機器人通過顛覆傳統剛性機械臂結構設計,在受限空間非結構環境及人機安全交互任務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已在連續體機器人的機理建模、多模感知、運動控制、數字孿生四大關鍵技術上取得階段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在日內瓦發明展,共融機器人、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等多項世界級或國家級賽事中屢獲佳績。
針對連續體機器人采用的視覺反饋追蹤遠距離動態目標技術,大連理工大學團隊提出一種新的視覺伺服高精度動態目標追蹤方案,并向WRCA世界紀錄認證發出挑戰申請。本次挑戰采用的移動靶心經世界紀錄認證官嚴格核查后,正式開始世界紀錄挑戰。大連理工大學團隊首先選擇20米和25米距離移動靶心全自動跟蹤挑戰。在完成對20米和25米遠距離靶心跟蹤后,決定挑戰更高難度的30米距離,經WRCA世界紀錄認證官現場認定,最遠有效距離為30.129米,在有效距離下持續跟蹤靶心最長時間為12.81秒。經與現有世界紀錄數據庫對比后,認定此項紀錄為全球首例連續體機器人技術類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