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5日下午,2023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以“新時代、新技術、新經濟”為主題拉開序幕,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強出席開場致辭。近年來,深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黃強表示,下一步,深圳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完善的產業體系與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相結合的優勢,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方位打造世界創新之城。

在主題演講環節,圍繞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話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張軍擴表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創新,是充分發揮中國獨特優勢、釋放增長潛力的必然要求。無論從后發追趕型現代化一般規律來看,還是從中國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條件來看,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都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創新,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突出重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力求取得實效。我們應該主動地推進開放創新,平衡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在內外互動、合作共贏中形成良性循環的創新發展新格局。”
如今,生成式AI蓬勃發展,國內的AI大模型也迅速崛起。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錢堃在以“5G+AI構筑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勢能”為題發表演講時表示,隨著5G推動千億級智能網聯終端規模化擴展,若要實現AI人人可享、人人可用,需要有個前提,即生成式AI在手機等終端上也能運行。“終端側AI對于AI的規模化擴展至關重要。它在可靠性、情境化、隱私性和個性化方面都更具優勢。無處不在的終端側生成式AI,正在變革用戶與終端的互動方式。這一變革不僅僅局限于智能手機,還將在個人電腦、汽車等多種智能終端上得以體現,從而為智能終端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激發更優的‘數字生產力’,為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最后的主題對話環節,多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層、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風險投資、產業園區等相關代表圍繞“解碼“專精特新”,是隱形冠軍還是未來先鋒?”展開熱烈的討論。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周平軍指出,近年來,我國在推進供給側改革和內外雙循環發展戰略,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作為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的突出代表,在我們國家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我國新型工業化,甚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生力軍。
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李然認為“新”字最能代表專精特新的內涵,新才是發展的源動力,創新是使命,對于專精特新企業核心是產品和賽道是占據了一個新的領域。而對于技術內核公司而言,如何把品牌和技術同時做大做強,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傳播及國際營銷負責人張園則表示,首先要繼續加大對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投入,其次是推動產學研的合作,加速成果轉化,讓成果可以從技術變成產品,第三是定位出海而進行本地化的探索和傳播。
深圳作為創新之城,培育誕生了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作為產業園區代表,深圳福田新一代智慧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利民認為,深圳的魅力在于其具備優越的制度政策、鏈接世界的市場、科技人才、產業協同、完善的服務等優越條件,可以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到深圳,來到大灣區助力發展,這是他的核心根基所在。
出席本場論壇演講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進軍,埃森哲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朱虹,SAP全球高級副總裁柯曼,德意志銀行中國行長邱云平,愛思唯爾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琳,格力電器助理總裁兼首席質量官方祥建等重量級嘉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