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在人工智能(AI)領域悄然追趕競爭對手,一方面加大了AI相關的招聘力度,另一方面還通過并購初創公司的方式,加速AI技術的成熟和落地,而且內部已著手開發大語言模型。

蘋果低調布局AI
手機品牌在升級硬件性能、優化系統交互體驗之外,人工智能儼然成為新的衡量點,不少中國手機品牌應在大語言模型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例如小米推出了6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MiLM-6B,在C-eval榜單(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愛丁堡大學合作開發的中文語言模型綜合評估基準)中排名第十;vivo推出了大語言模型vivoLM,其中vivoLM-7B機型在C-eval排名中穩居第二。
蘋果在AI方面則顯得低調很多,而根據集邦咨詢統計的數據,自2018年以來,蘋果已經悄悄收購了20多家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公司,而且只有少數公開了交易價格。IT之家在此附上集邦咨詢圖表:

另一方面,Apple一直在謹慎地開發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稱為Ajax。它承諾每天花費數百萬美元來訓練該模型,目的是使其性能比OpenAI的ChatGPT 3.5和meta的LLaMA更加強大。
蘋果在開發大語言模型付費訂閱模式方面相比其他品牌的優勢
2023年8月,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蘋果第三季度財報中強調,蘋果的訂閱服務,包括Apple Arcade、Apple Music、iCloud、AppleCare等,已經實現了創紀錄的收入,并積累了超過10億的付費用戶。
與其他智能手機品牌相比,蘋果憑借其已經相當龐大的付費訂閱用戶基礎,更有能力實現大型語言模型服務的訂閱盈利。
如果未來智能手機上出現涉及大型語言模型的殺手級應用,那么蘋果將在建立基于訂閱模式的服務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這一優勢歸因于蘋果最近收入構成的變化,特別是“服務”收入的貢獻不斷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