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在以往十多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國產單孔機器人成功開展了幼兒膽總管囊腫切除術、胰尾腫瘤切除+胰腺修補術、脾臟切除術、腎盂成形術等四臺兒外科經典手術。目前,更多的兒科經典手術正進入到國產機器人應用范疇,安全、微創的治療效果使得越來越多的患兒從中受益。

#手術視野更開闊
11歲的小易(化名)體型較為肥胖,長有一個直徑近9cm的胰尾腫瘤。經診斷,醫生決定為其實施胰體尾切除術。手術過程中需對暴露在胰體尾部背側的脾臟動靜脈以及細小分支血管進行阻斷,一旦遺漏或處理不當,嚴重者會發生術后腹腔大出血,進而需要二次手術。
普外科嚴志龍主任團隊在術前評估時發現,小易的腫瘤與腸系膜致密粘連,若采用傳統的腔鏡可能暴露困難,因此決定為其實施單孔機器人胰尾腫瘤切除以及胰腺修補手術。通過可彎轉的內窺鏡,醫生得以清晰地觀察到腫瘤底面,進而能夠精準地分離阻斷血管、縫合胰管預防術后胰瘺、結扎細小分支血管。最終,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切口僅3cm,患兒術后恢復良好。
#手術操作更靈敏
患有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小潘(化名)今年5歲,在一次檢查中,他被發現長有巨大脾臟,需手術切除。由于脾臟位置深,操作空間狹小,且血供豐富極易出血,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器官損傷,手術風險極大、難度極高。
小潘的巨大脾臟使得其本就有限的腹腔空間更顯局促,為保證手術視野,普外科嚴志龍主任團隊采用了國產單孔機器人進行手術。手術全程清晰暴露肝脾區術野,醫生精準游離脾周韌帶、脾蒂并結扎脾周動血管,并在術中多方向牽拉阻擋周圍腸管,保證手術空間。最終,小潘的巨大脾臟被順利取出,手術切口僅3cm。
#手術吻合更精確
2歲7個月的小單(化名)因診斷膽總管囊腫于近日入院治療,經普外科嚴志龍主任團隊進行術前評估后,決定為其實施單孔機器人輔助下膽總管囊腫切除術。由于幼兒患者的手術操作絕對空間小,而膽總管囊腫分離時間長,膽腸吻合難度大,若縫合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膽汁外流、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和殘余囊腫等一系列并發癥。手術中,醫生利用單孔機器人為小單完成了逆行切除膽囊至膽囊頸部,離斷膽囊動脈及膽囊管,切除囊腫并實施膽腸吻合等一系列精準的操作。手術出血僅10ml,手術切口僅3cm,經臍部遮擋后疤痕幾乎不顯現。
#手術過程更靈活
小兒泌尿外科是機器人手術應用最多的科室之一,其中腎盂成形術又是最常見的小兒機器人泌尿外科手術。近期,14歲的小沈(化名)因輸尿管狹窄入院,需接受腎盂成形術。泌尿外科孫杰主任團隊為小沈實施了單孔機器人兒童腎盂成形手術,國產單孔機器人的蛇形手術器械能夠實現靈活彎轉,可以多方位牽拉周圍組織,從而保證良好的手術操作空間。在三維電子內窺鏡高清放大10倍的鏡頭下,孫主任操縱機器人精準地游離切割輸尿管狹窄段,有效避免了額外損傷。同時,手術機器人可實現多角度進針縫合,確保了手術縫合過程的順利開展,精確地吻合患者用于自體移植的口腔黏膜組織與輸尿管。小沈的手術切口僅3cm,術后恢復良好。
兒童的器官相對脆弱且體腔空間狹小,對手術器械的功能定位和手術醫生的操作水平要求更高。截至目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已應用國產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完成了兒外科多種術式的探索,包括兒童膽總管囊腫切除結合肝管空腸Roux-Y吻合術、胰尾腫瘤切除+胰腺修補術、脾切除術、卵巢畸胎瘤切除術、腸系膜淋巴管瘤切除術、精索靜脈曲張術、輸尿管成形術等。未來,兒中心將進一步深化高精尖技術在兒外科領域的探索與創新,不斷推動國產醫療設備的臨床應用,將更加安全、微創的治療效果帶給患兒家庭。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