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及世博展覽館啟幕。記者張璐璇攝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生成未來”,旨在匯聚融通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思想智慧、前沿技術、產業動向和人文生態,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健康創新發展。
本屆大會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5萬平方米世博主展覽區集結了阿里巴巴、百度、華為、騰訊、京東、商湯科技等頭部公司,參展企業超400家,優秀初創企業超50家,首發首展新品達30余款,涵蓋大模型、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
全球大咖云集,共話人工智能未來發展
今年大會共有1400余位重量級嘉賓參會,嘉賓總數再創新高。開幕式上,包括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國內外頂級院士,國際組織代表,知名科學家和企業家代表等在內的國內外嘉賓齊聚,圍繞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展開探討交流。
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大會開幕式發表了線上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對人類文明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隨著數字計算能力的爆炸式增長,機器計算能力和生物算力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這將是一個根本性的深度變化,帶來的影響現在很難理解,只能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個時期。
馬斯克進一步表示,對深度的全面的人工智能要謹慎。全面人工智能很難去定義,它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要比人類做的聰明得多,因此就需要對它們進行監督,從而確保這種能力強大的超級智能不會走向負面。
在自動駕駛方面,馬斯克預測,大概在今年晚一點的時間,就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或者4-5級全自動駕駛。“我以前也做過預測,但結果都不太準確,但我覺得此刻做的預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于現實。”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全自動駕駛技術許可給其他的汽車制造商使用。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大會開幕式上以“共贏人工智能新時代”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已經很清楚,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里,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將會幫助我們改寫身邊的一切。“當方向清晰了以后,路徑的設計就變得非常關鍵。”胡厚崑表示,華為現在核心的考慮就是,下一階段要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走深向實,這涉及到兩個關鍵舉措:一方面是深耕算力,打造強有力的算力底座來支撐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從通用大模型到行業大模型的研究創新,來真正讓人工智能服務好千行百業。
“當前華為的大模型已經圍繞金融、制造等10多個行業支撐了400多個應用場景的落地,未來還希望和更多的行業一起攜手,把這個面再進一步拓寬,進一步走深做實。”胡厚崑透露,7月7日,華為會舉行全球開發者大會,會上將詳細解讀華為盤古大模型3.0。
圖靈獎得主、被譽為“深度學習三劍客”的metaAI基礎人工智能研究(FAIR)團隊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楊立昆在與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的對話中,講述了他應對未來AI倫理和治理要求挑戰的創新之道,并且指出,開源是使人工智能平臺安全、向善、實用的唯一途徑。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則引領了“AI創想·智變可能”的討論。在討論中,他對于AI理論突破、未來技術路線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在大語言模型風靡之后,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智能機器人有視覺、聽覺等多種感知能力,即能夠在各種環境中自主學習各種新技能。
最新AI成果亮相,最高獎項SAIL獎揭曉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舞臺始終為重大創新和最新成果敞開,每屆大會的開幕式都為具有全球認可度和美譽度的人工智能創新成果保留了重要位置。在今年的重大創新成果首秀環節,發布了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復旦大學的數字孿生大腦、張江SUPERCITY、以及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GR-1。
大會最高獎項SAIL獎(SuperAI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也在開幕式上重磅揭曉并舉行了頒獎儀式。今年獲獎的分別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三維超臨界機翼流體仿真重器“東方·翼風”、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的華為云天籌Al求解器、高通無線通信技術(中國)有限公司的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的人工智能引擎、晶泰智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動化藥物研發平臺、張云蔚(劍橋大學)的論文《機器學習結合阻抗譜技術預測鋰電池老化》。
九大鎮館之寶亮相,30余款新品首發
每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展品同樣是引人矚目的焦點,尤其是鎮館之寶。本屆大會與往年相比,進一步提升了鎮館之寶能級,并根據科技含量、商業前景、通用性與社會經濟效益等指標評選出九大鎮館之寶,充分展現出前沿技術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并在各自領域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新風向。
這九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涉及大模型領域的華為“昇騰AI‘大模型超級工廠’”;涉及AI生成功能的百度“文心一格”、騰訊“多媒體實驗室XMusic”、亞馬遜云科技“AmazonBedrock”;涉及芯片或處理器領域的擬未“GraphcoreC600IPU處理器PCIe卡”、燧原科技“云燧智算集群”;涉及具體解決方案的螞蟻集團“蟻鑒AI安全檢測平臺2.0”、晶泰科技“AI藥物研發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無人駕駛領域的西井科技“智能換電無人駕駛商用車Q-Truck”。
其中,華為科技的“昇騰AI‘大模型超級工廠’”,致力于全流程賦能大模型的開發與應用創新,目前基于昇騰Al原生孵化了業界首個兩千億參數的中文NLP大模型“鵬城.盤古”、業界首個多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以及華為云盤古系列在內的20多個國產大模型,現已適配支持ChatGLM、LLaMA、GPT-3、BLOOM等數十個業界主流開源開放的大模型。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未來還計劃在智慧育種、Al生物制藥等領域牽引成立聯合體。
蟻鑒AI安全檢測平臺2.0的核心能力,則是對今年比較火熱的AIGC模型進行安全性評測,核心涉及內容安全、數據安全和科技倫理三個方面,里面還有199個子類和百萬量級的誘導性攻擊,對整個AIGC模型進行詢問,來形成最終的結果,
匯總成為一份對AIGC模型安全水位評估的報告。
今年有多家企業展出或者新推出文生圖智能創作平臺,除了百度“文心一格”,商湯科技的文生圖創作平臺“秒畫SenseMirage”也頗受關注。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秒畫SenseMirage3.0”的自研生成大模型參數提升至70億量級,可以實現專業攝影級細節刻畫,使所生成圖片具備超強質感和精細度。結合商湯科技自研的大語言模型,該平臺還能更智慧地理解用戶需求,只需輸入少量簡單提示詞,就能自動延展生成內容豐富的圖像結果。
智能機器人也是展館里的一大亮點。本屆大會上,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達闥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擴博風機葉片巡檢機器人、網易伏羲具身智能工程機器人、慧拓載山CARMO智能礦山運載機器人;微創的手術機器人;宇樹四足機器人、科大訊飛機器狗、云深處絕影Lite3四足機器人等共20余款機器人一起亮相,其中多款為首發首秀。這里面既有會跳舞、做咖啡、打籃球的人形機器人,也有能夠參與無人偵察、搜救工作的四足機器人,還有會寫書法的機器人……這些外形不同、功能不一的機器人儼然成了展館里的明星,總能吸引觀眾駐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首發首展新品達30余款,包括蜜度“蜜巢大模型”、網易伏羲“AI繪畫平臺”丹青約、北京金山辦公軟件的“WPSAI”、華泰證券“中科馭數自研第二代DPU芯片K2”和“中科馭數KPUSWIFT-2200N超低時延DPU卡”等重磅AI硬核成果及前沿技術與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