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為自治區生態環境執法局及5個地市和寧東基地、22個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購置配發了28臺無人機,運用科技手段推動執法精準化、智能化,為生態環境執法插上“翅膀”裝上“天眼”。
“無人機的應用能夠實現環境執法從平面巡查到立體巡查的突破,從單一靠人、靠車東奔西跑的地面檢查突破到動動手指的高空巡查,切實提升了執法工作覆蓋率、問題發現率和執法效率,有效提高了現場執法監管能力。”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2021年以來,自治區級生態環境督查稽查已經采取了無人機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高空勘查,能夠精準發現疑似問題,執法人員結合問題再進行地面勘察。今年,我區實現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無人機配備全覆蓋后,將把新裝備及時運用于實戰練兵及日常執法檢查中,加大生態環境數據整合挖掘分析運用的力度。通過高空瞭望、電子監控、在線監控等加大非現場監管執法力度,推進現代科技手段在生態環境執法中的具體應用,深入探索“天上看、地上查”的環境執法新型監管模式,大力實施無人機輔助入黃排污口排查,交叉執法專項檢查,固(危)廢、畜禽養殖糞污排放檢查等專項實戰練兵活動,切實提升全區生態環境執法能力和執法效能。
“以前我們排查排污口,都是靠人工,不僅費時費力,且因部分河段地形復雜,難以做到無死角、全覆蓋。如今有了無人機助力,將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執法效率。”吳忠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馬彪說。(記者李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