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近日報道稱,隨著美國海軍陸戰隊對運輸無人機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貨運無人機領域經驗豐富的亞馬遜公司很可能會成為該項目的唯一贏家。
據報道,在2024財年預算申請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要求采購41架戰術補給無人機(TRUAS),總價值超過1300萬美元。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介紹說,相比于傳統的運輸方式,戰術補給無人機看上去更為安全和靈活:
•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采購的補給無人機采用了四軸四組旋翼的設計,可以垂直起降。在海軍陸戰隊執行登陸或是奪島的作戰任務時,補給無人機可以從部署在附近水面的戰艦上起飛,向灘頭陣地和島嶼陣地運送彈藥和醫療用品。
•美國海軍陸戰隊還經常會執行常規的作戰任務,例如在內陸的縱深區域或是荒漠區域中。使用傳統的地面車輛運送補給很容易遭到伏擊,而無人機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遭受的損失,使用起來也更為靈活。
•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在希望民間公司提供這種補給無人機,讓操作變得更加簡便;與此同時,可以利用相應的經費進行大規模采購。
魏東旭認為,在無人機研發方面,美國軍方存在短板:
•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裝備的補給無人機,采用的是成熟的民用無人機技術。雖然價格可控,也便于大批量裝備,但是戰場的生存能力令人擔憂。因為這種無人機飛行高度有限,飛行速度也很慢,一旦遭到輕武器的襲擊或是主動的電子干擾,這種無人機就可能失能失效,甚至干脆墜毀。
•在發展無人機的過程中,美軍內部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現象。
•首先是軍種之間的不平衡。美國空軍掌握了大量先進的無人機技術和資源,但是不愿意與其他軍種共享,同時還會壓制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發展先進無人機。
•其次是型號的不平衡。美軍更加注重無人機的偵察和攻擊能力,對于一些執行輔助任務的無人機,五角大樓高層此前并不太重視。現在發展補給無人機可謂亡羊補牢,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化優勢,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