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潘志凡石秋燁)他們只需遠程動動手指,便可輕松破解無人機在出廠時設置的禁飛區和高度限制,實現無人機“飛行自由”。經上海市寶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4月7日,法院以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判處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判處被告人劉某拘役五個月,緩刑五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無人機機身小巧、方便攜帶,操作靈活,給生活帶來便利。然而,“飛行有邊界”,因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企業生產銷售的無人機均自帶程序,設定了特定區域限制起飛或限制飛行高度,以確保無人機無法在特定區域飛行。有關部門也明文規定了禁飛區和限飛區,在規定區域禁止無人機飛行,或對飛行高度、速度作出一定限制。
2019年,無人機玩家劉某在一個無人機“飛友群”內偶然看到可以破解無人機系統,解除原本系統設定的無人機禁飛區域、高度限制的“攻略”,便通過群內共享的軟件自學破解方法,并在一次聊天中將該群聊分享給了同樣對破解無人機操作系統感興趣的大學同學高某。
此后,學會破解技術的高某、劉某單獨或伙同他人,通過微信群、網店等渠道,宣傳自己可以成功破解無人機操作系統,廣泛招攬客戶,為無人機所有者提供破解服務。隨后,他們使用其在網站下載或購買的破解軟件、解禁證書遠程操控,幫人破解無人機操控系統,從中收取費用牟利。
截至2022年10月案發,高某累計破解無人機控制系統60余架,劉某累計破解無人機控制系統40余架。在破解及使用過程中,多次發生撞機、炸機、墜落等情形,嚴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和財產安全。
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二人為牟取非法利益,為他人提供破解無人機限高禁飛限制的程序并安裝,次數達20人次以上,情節嚴重,遂以涉嫌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對高某、劉某提起公訴。法院審理后作出上述判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