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內機器人正在作業。
機器人長臂“善舞”,無人機飛越車間廠區,遠程控制鋁材降溫,生產流程一鍵觸達……在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云端”上實時傳送的數據不斷優化產業鏈配置,各分廠運行質量得到大幅度攀升。成功搶占踐行鋁基強國使命“智”高點的東輕,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有了強大的“數智”支撐。
車皮工變身“服務員”
為無人機裝上智慧“大腦”
初春,走進東輕熔鑄廠的鑄錠加工作業工區,遠遠的就能看見機器人靈活地開展鑄錠車皮作業。
機器人強壯的手臂快速敏捷地輾轉在鑄錠傳動輥道、車皮設備、鑄錠放置架之間。只見它不斷靈敏地調整姿勢,對準輥道上的鑄錠張開鉗子,迅速抬起后調轉方向,精準無誤地將其放入剛剛打開防護門的車皮設備里。趁車皮時間,它又迅速將上一塊完成車皮工作的鑄錠整齊地擺放到料框里,然后又返回鑄錠輥道開啟新一輪的工作。
“此前,我們車間的車皮工序全都需要工人出力、監督、把關,自主改造的機器人上線后,我只把需要車皮的鑄錠放到輥道上、及時更換裝滿鑄錠的料框就可以了,其余過程完全不需要人,機器人就可以完成任務,我從一個車皮工變成了機器人的服務員”,配合259車床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的韓春光師傅高興地說。
就在259機器人展示它優質高效的車皮技能時,一架載著鑄錠試樣的無人機從它的上空飛過,這是東輕探索智能化、少人化生產模式的又一突破。
過去熔鑄老生產線每加工完一爐鑄錠,都需要立即將鑄錠試樣送往2公里外的分析室進行成分快速分析,距離雖然不遠,卻需要一名工人根據當天生產爐次頻繁往返兩地。為提高生產效率、減緩人員短缺造成的生產壓力,東輕為無人機裝上智慧的“大腦”,使其依照程序設定,在工人將試樣放到指定位置后,一鍵啟動相應程序,無人機就按照預設航線攜帶著試樣飛往成分分析室,到達指定地點后,無人機自動將試樣投入試樣收集輥道,而后按照原路返回,等待下一次任務。“無人機與生產作業的完美融合,消除了工人低效勞動,解放了勞動力,轉變了傳統生產模式,對提升東輕發展質量具有特殊意義。”熔鑄廠副廠長韓再旭感觸頗深地說。
精準對接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東輕依托工業互聯網,著力打造基于數據驅動的工業大腦,實現“互聯網+生產管理”模式,探索出契合東輕實際的智能化轉型之路,實現了基礎設施、業務應用和平臺系統的網絡集成,促進工業互聯網與企業深度融合。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東輕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黑龍江省智能工廠重點培育庫,并榮獲黑龍江省智能工廠榮譽。
智能裝備精準管控料卷溫度
“節能標兵”優于人工包裝
午夜的板帶廠南線漆黑一片,而機器作業聲卻充滿了整座廠房。
在一片昏暗中,一間亮著燈的操作室格外引人注目。進入操作室,映入眼簾的是幾臺正在自主工作的電腦顯示屏,上面的數據不斷變化,在電腦出現故障報警時及時處理就是當班工人對這套系統的首要工作。這套系統主要服務于板帶廠料場料卷的降溫,對料卷溫度進行精準監測,并將監測信息通過攝像傳感器傳輸給電腦端,當溫度達到預設值后便自動停止料卷下方的風冷設備,反之則繼續降溫。
對于同時存放百余卷鋁卷的料場來說,人工測溫和降溫控制是個大工程。昔日數名工人忙碌在料場,依然不能在料溫降到預設值的第一時間關閉風冷設備,如今一條并不復雜的智能裝備系統就輕松解決了所有問題,成功避免了能源浪費,實現了對能源的精準管控,為建設“綠色東輕”奠定了基礎。
同一座廠房內,緊鄰料場的一臺深筒穿心纏繞機正在進行包裝作業。由于鋁屬于活潑金屬,與空氣中的水等物質易發生化學反應嚴重影響產品性能質量,所以過去末道工序完成后包裝工人便立即用特殊PE膜對鋁卷進行包裝。但由于鋁卷尺寸大,包裝不嚴密、不平整等問題頻發,常常需要重新包裝。
當東輕龍翔包裝公司派遣這臺自動纏繞機上場后,工人將需包裝的鋁卷吊運至指定位置后,纏繞機就根據程序設定自動開啟包裝工作。小小的纏繞裝置沿著軌道一圈自行切割PE膜后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深筒穿心纏繞機不必擔心耗電,它的電量遠低于周圍設備,是東輕“節能標兵”。“自動纏繞機包裝平整、密實程度遠高于人工包裝,有效減少了PE膜等資源浪費,保障了產品性能穩定。”龍翔包裝公司生產技術組區域工程師李世強說。
作為“老字號”國企,東輕對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老舊設備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降低資源能耗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越來越趨近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產出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要求。
制定數據采集系統
“電腦盲”也能完成操作
“要錨定世界一流推動智能化建設步伐,將智能化成果轉化為推動東輕管理再升級的有力武器。”日前在東輕智能制造專項工作會議上,東輕總經理張榮旺說。
東輕第二空壓站和第六空壓站主要負責包括5家基層單位壓縮空氣供給。在日常工作中,兩個空壓站幾乎在零溝通狀態下自行調控,經常導致系統壓力不穩,而且只能通過現場實地儀表查看才能實施狀態監測,管理起來十分不便。為改善現狀,東輕智能制造工作組針對設備控制模式制定數據采集系統,配備相應硬件軟件,開展智能閥門升級、建立智能管控系統平臺,成功建成空壓站無人值守智能管理系統。
“項目建成后,一名工人就能輕松完成原先幾個人的工作量,清晰的數字顯示屏和3D建模界面,縱使‘電腦盲’也能完成操作步驟,空壓站的各項運行數據實時傳送至控制端,管理起來非常便捷。”負責該項目的白潔說。
近年來,東輕主動接軌智能化,努力開啟智能管理新時代,積極啟用智能化管理系統,緊緊圍繞職工安全、生產穩定、集成高效闊步推進管理改革,打造現代化管理模式,成功釋放企業發展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