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隔300公里也能實施復雜手術。
近日,在山東威海、青島兩地實施的一臺手術,開創了一段歷史。與一般手術不同,這臺手術中,病人在青島,實施手術的醫生卻在300公里之外的威海,醫生、病人不見面,借助量子通訊技術和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手術。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量子手術”。
遠程遙控做手術,原本是科幻小說里才有的情節,在山東卻變成了現實,這得益于山東威海威高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妙手”。
手術機器人的研制成功帶來了眾多利好。
相比傳統手術,手術機器人可精準完成人手不能完成的復雜手術,也突破了實施手術對空間的限制,不再要求醫生、病人處于同一空間,這為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提供了新可能。未來,在基層醫療機構接受遠程優質醫療服務,有望成為現實。
研發手術機器人門檻極高,涉及光、機、電、算、聲等學科,研發難度極大,相關技術一度被國外壟斷。十年磨一劍,“妙手”手術機器人也曾經歷了長達10年的研發歷程。手術機器人技術率先在山東實現零的突破,得益于威高集團對創新的重視,沒有他們以“億元”為單位的研發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就不會有“妙手”的問世。
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和運行,也離不開通訊、機械等行業的支撐助力,首例“量子手術”的成功實施,展現了山東在科技創新方面雄厚的綜合實力。
當然,手術機器人的成功也與山東長期以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分不開。可以說,“妙手”就是山東推動產學研用一體發展,打造智造產業鏈的典型。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落實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在強化創新引領上加力提效”,再次將科技創新擺在了重要位置,這也讓人對山東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