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發展趨勢
當今世界,數字化變革已經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世界各國都把數字化作為經濟發展重點,紛紛通過制定出臺政策、設立機構、加大投入等,加快布局數字技術領域,搶抓發展機遇。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來,數字經濟成為了中國經濟最強勁的增長力,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增至45.5萬億元,規模逐年快速增長,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中國已轉向新發展階段,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是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引擎,是企業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當前,信息化已迎來第四次浪潮,數字化、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轉型是中國經濟實現跨越式追趕的歷史機遇。
二、數字經濟時代制造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在實踐過程中,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主要問題與挑戰有:1、認識不足,缺乏方法論,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數字化不僅是技術更新,而是經營理念、戰略、組織、運營等企業經營全領域全方位的變革;2、核心技術與服務供給不足,缺乏行業標準與有能力的供應商;3、數據孤島待打通,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要素,數據不流通,就很難形成生產力;4、數據口徑不統一,數據格式差異大,難以轉化為有用的資源;5、數據安全有隱患,工業企業的數據涵蓋設備、產品、運營、用戶等多個方面,一旦發生泄漏,將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制造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隨著我國工業經濟高速發展的數十年,中國制造已經占據國際領先地位,無論是制造業規模,還是制造門類數量,我國都排在全球第一位。但是在高端產品占比、產品附加值、企業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較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在數字經濟時代,制造企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狀態,只有加大技術投入,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數字技術,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鏈、價值鏈重塑,才是制造企業由快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破局之路。
三、基于企業頂層設計的數字化戰略驅動力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方法的轉變,以及研發、制造、供應鏈、營銷、服務等業務模式的創新,在一系列數字技術的催化下,組織內價值創造的途徑、信息流動的方式、決策發生的邏輯,以及任務與任務之間、人與任務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形態都有可能被革新、被顛覆,在各個環節都需要很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沒有明確的數字化戰略頂層規劃的推動力,很容易變成形式上的變革。在轉型初期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但是往往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轉型的方向和道路充滿未知,需要有企業管理者具備前瞻性的戰略思想,深刻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思維方式、認知能力、領導模式等方面發生同樣深刻的蛻變,才能有意識、有勇氣、有能力帶領組織走過業務和管理創新的深水區甚至無人區,找到屬于自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之路。
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由頂層戰略主導,堅持“顛覆舊的商業模式,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核心理念,通過極致管理變革+營銷數字化商業模式變革+企業數字化轉型變革,實現從注重規模增長到注重企業的可持續性、高質量發展。聚焦客戶需求,貼近市場快速響應,有效地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通過產品研發數字化,引領技術變革與創新,最終實現產品智能化、市場掌控化、研發敏捷化、生產輕量化、質量精湛化、成本精益化的目標。
四、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字技術驅動力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技術從底層到頂層的驅動也同樣重要。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物聯網采集海量的工業數據,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相關技術,融合工業機理和模型,可以實現制造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鏈接,從而帶動生產資源的高效配置、泛在連接、彈性互補和高效配置,產品研發、制造、供應鏈、營銷、服務等環節的創新應用,推動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包括邊緣、平臺(工業PaaS)、應用三大核心層級。除此之外,工業互聯網平臺還包括IaaS基礎設施,以及涵蓋整合工業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構成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礎支撐和重要保障。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以物聯互聯能力為基礎,將設備和企業運營管理知識與機理轉化為數字化的工具與服務,為企業在設備連接、系統打通、工業場景App快速構建、工業大數據、工業AI提供開箱即用的操作系統能力,智能制造、智能產品升級、智慧服務管理全面賦能。
五、制造行業App推動制造業新動能發展
制造行業app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而生,根據不同產品制造需求,滿足制造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相關業務的場景需求,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成果。同時可以利用數據依托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形成跨設備、系統、地區的互聯互通,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的核心體現。
六、新數字經濟創造無限增長空間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技術日趨成熟,對于現實經濟社會的影響也進一步加深,數字經濟時代強調的數據賦能、開放共享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傳統制造企業也可以成為數字型服務企業,基于數字技術結合行業實踐,形成“方法論+平臺+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跨領域、跨行業的數字化服務,未來增長的想象空間無限。
制造型企業應該秉承數字化賦能產業的理念,在“數字化戰略+工業互聯網平臺”雙輪驅動作用下,以業務場景為核心,依托在工業互聯網、數據科學、工業AI方面的長期積淀,聚焦制造業重點領域,解決智能制造、企業經營、政府監管、城市建設、應急救援等典型業務場景中的關鍵痛點,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助力客戶降本提效與創新商業模式,形成制造企業的新數字經濟產業板塊。
七、數字化轉型未來展望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的轉型,也不僅是單一業務的轉型,而應該是“數字化戰略+工業互聯網平臺”雙輪驅動的系統化、全局化的變革,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在于為客戶、合作伙伴和企業員工創造更多、更優質的體驗和價值,重構組織、流程、文化,重新定義產品與服務,重塑企業戰略與商業模式,從而真正驅動企業經營績效高質量增長,在數字化轉型的遠大航程中,既需要從頂層往下的戰略燈塔引領方向,也需要從底層往上的數字技術做舟載重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