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實驗室。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秦思思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秦思思)近日,隨著秋季開學,西南大學新增的人工智能專業迎來首批100名新生。來自市教委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秋季開學,21所在渝高校共計新增55個專業,“智能”類專業新增占比最高。
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最早開展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教學和科研的高校之一,西南大學本次新增的人工智能專業,有何特點,又將如何發展?西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段書凱介紹,隨著中國人工智能行業迅速發展,人才需求激增,人工智能各類人才出現巨大缺口,迫切需要高校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的專門人才。
目前,西南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都是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西南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深厚學術底蘊和人才培養積淀。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學校現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實行本、碩、博貫通式培養;還擁有智能傳動和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類腦計算與智能控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它們將為新專業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另外,西南大學生物學、教育學優勢突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工科發展勢頭旺盛,這對今后融合性學科發展以及產學研成果輸出而言,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力量。而這也使得專業未來將形成“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西南大學將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突破核心技術、促進產業應用基礎上,推動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慧教育、智能生態環保、智能通信、智慧醫療、智能金融、語言智能等等“人工智能+”學科群建設,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形成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西南大學具備全鏈條的人才培育機制,我們希望能培育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的高素質人才。同時,為引領性人才培育打好本科基礎,實現‘換道超車’。”他說道。
段書凱表示,該專業首次招收僅100人,但計劃將來三分之一的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博研究生,三分之一的畢業生到頭部企業從事研發,三分之一的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從事產業應用。力爭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為西部(重慶)科學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