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逐漸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科技巨頭和行業垂類廠商紛紛招兵買馬,力求占得先機。
8月17日,脈脈發布的《2022人工智能頂尖人才數據圖鑒》數據顯示,人工智能行業人才緊缺,其中視覺算法工程師供需比最低,僅為0.08。算法相關崗位在最難招前十名中占據七席,算法工程師應屆生平均月薪超3.2萬元。華為是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儲備量最高的公司。
相對于整個行業持續爆發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圖鑒》數據顯示,人工智能行業算法方向人才招聘難度最大,熱度最高。最難招崗位前十名中,有7個算法崗位,3個工程崗位。尤其是視覺算法工程師供需比為0.08,平均12.5家企業爭奪一個人才。而在最熱招崗位前十名中,7個算法崗位,1個工程崗位,另外2個則是非技術崗位。

鑒于從業門檻較高、供需關系緊張,在薪資方面,人工智能人才起薪普遍較高。其中,算法工程師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平均起薪超過3.2萬元。開發工程師平均起薪也達到3.2萬。
相比于互聯網行業普遍關注的“35歲分水嶺”,人工智能行業對35歲以上的職場人更加友好。開發工程師群體中,工齡在5年以上的開發工程師占68.7%,工齡10年以上占22.1%。算法工程師則整體偏年輕化,67.9%的算法工程師工齡在5年以內,平均工齡為4.59年。
人工智能產業的區域化分布,也影響著不同城市的人才儲備規模。《圖鑒》數據顯示,北京擁有全國24%的人工智能人才,居全國首位。得益于科技巨頭和科研單位的布局,杭州在人工智能人才儲備上僅次于北京,擁有16.53%的人工智能人才,超過上海和深圳的總和。
隨著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政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投資持續涌入,頂尖人才成為決定企業決戰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抓手。但面對“粥多僧少”的現狀,各廠商人才爭奪戰日趨白熱化。《圖鑒》數據顯示,頭部企業是人工智能人才儲備的主力軍。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四個技術方向上,人才儲備量最大的公司是華為,其次是百度、字節跳動和騰訊等互聯網頭部企業。
圖片來源:IC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