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機器人既是火場‘特種兵’,也是一線消防員的‘守護神’。把它們用在‘人不能進、人不能去、人不能為’的地方,將有效地緩解消防人員的救援壓力。目前,我們公司生產的這些機器人可以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危險事故現場執行探測、搜救、滅火等任務。”8月11日,在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中泰特種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奕生指著該公司生產的智能消防機器人對記者說。

據鄭奕生介紹,他們公司生產的智能消防機器人,搭載多參數氣體檢測儀,可對現場有毒、可燃氣體進行檢測分析,還配有雙重水幕和自噴淋降溫裝置,當檢測到自身溫度過高時,可自動噴出水幕,進行降溫保護。“我們生產的這款智能消防機器人應用前景廣泛,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已有多家單位采購使用。”
成立于2020年8月的山西中泰特種機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其產品業務涉及煤化工、石油化工、文物古跡保護、船用防衛、衛生防疫等多個領域,共計120余種產品。目前,該公司以生產經營煤礦智能化建設設備和特種行業機器人為主,并與國內多家智能采掘裝備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中泰特種機器人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海鵬眼中,未來,智能礦山機器人也將迎來高速發展階段。“礦山生產發展趨勢是綠色、安全、智慧和高效。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生產的井下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可以進行井下危險氣體的常態化巡檢。它在井下巷道復雜地形最大行走速度可達每秒1.5米,持續行走時間不低于兩小時,還能遠程遙控終端進行檢測作業。”就在去年,山陰縣某煤礦選購了該公司自主研制的選矸機器人,該機器人工作12個小時可分揀大約35噸煤,工作效率較人工選矸提升800%。不僅如此,選矸機器人通過視頻分析和大數據比對,對煤與矸石進行數字化識別,再通過高壓氣源分揀執行程序,實現對50—300mm粒級煤與矸石精準、高效的篩選。經過上述靈活分揀和調配,實現煤炭生產效益最大化。“我們公司生產的特種機器人還可以代替煤礦工人進行井下勘查,目前,公司擁有數十款煤礦智能裝備產品,產品覆蓋采掘、供電、供排水、通風、主輔運輸等生產經營管理環節,廣受市場青睞。”說起自家公司生產的產品,劉海鵬又打開了話匣子。
據劉海鵬介紹,截至目前,山西中泰公司已按照國家級實驗室標準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實驗室。先后與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西工學院、山西晉中理工學院等數家高校建立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展對特種機器人和煤礦智能化裝備的應用、開發、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研究。在實際生產經營中,該公司也先后承接山陰寶山玉井礦,中煤井工一礦、井工三礦等數家煤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業務,持續不斷地為實現“智慧礦山”提供先進技術裝備與專業服務。
“作為特種機器人生產企業,我們將以平魯區現有資源為依托,積極推進特種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并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智能裝備產業園。產業園共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特種機器人實驗室、特種機器人研究院、特種機器人測試中心及特種機器人生產售后服務中心,目前已經建成;二期主要建設特種機器人演示中心和具有國家標準的特種機器人實驗室及研究中心。”談起公司近期的發展目標,劉海鵬說。
鄭奕生表示,作為中信重工旗下企業,他們也將以礦山和電力領域為重點發展方向,全力研發智能科技裝備,努力推進能源革命下的技術進步,助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