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現代漁業產業園,是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中心,園區占地2860余畝,投資共計16.2億元。其中,高標準建設9個車間正式投產,園區年育苗能力達50億尾,每年能為漁民提供3億尾魚苗,成為國內首家實現機器人管理的智慧漁業車間。
在微山縣現代漁業產業園9號智慧漁業車間,一臺不顯眼的“機器人”當上了大“管家”,負責24小時對水質溶氧實時監測預警,自動增氧、補水、投餌。車間智能機器人養殖管理系統,實現了“無人化”養殖,開啟了工廠化生態養殖的新模式。
微山縣南四湖綜合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邵長嶺:我們采用了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也是浙江大學漁業智能裝備首席專家劉鷹教授剛從實驗室研發成功的智能機器人智慧管理養殖系統,可以說出了實驗室就配備到我們這個地方,這是全國首家,可以自動投餌、自動監測水質,發現缺氧可以自動補氧,同時可以對整個設備進行自動監測。

9號智慧漁業車間是上半年新開工的“微漁一號”工程,建設面積14000平方米,是山東省體量最大的智慧漁業育種基地,同時可實現魚苗的南種北繁,冬繁冬育,一年四季養殖,整個養殖做到零排放、無污染、更環保,讓養魚更輕松。
微山縣南四湖綜合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邵長嶺:這個車間有4大優勢:一是規模體量大,單個車間是14000平方,山東省最大的(漁業單體車間),而且年育種能力這一個車間可達3億尾;第二是智能化程度高;第三是生態貢獻大,我們用的是國際最先進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方式,魚的糞便、殘餌壓濾成有機肥,其余的水體通過消毒殺菌、增氧脫氮以后,再循環使用,保證了水不外排,同時又為魚生長提供了安全的環境。第四是我們的社會效益好,我們完全可以達到南種北繁、冬繁冬育,反季節育種,全年可隨時給老百姓提供優良品種。
微山湖現代漁業產業園依托科技創新賦能,全方位推動項目智能化、自動化建設,旨在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實現水產品增產增收,打造全國科技含量最高的“育繁推”一體化淡水漁業生態養殖育種基地。
微山縣南四湖綜合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邵長嶺:下一步,我們致力于生態休閑觀光漁業,在漁業養殖方面我們全力轉型升級,拉長產業鏈條,打造微山漁業的北一級產業集群,為微山的鄉村振興貢獻漁業力量。








